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4日 · 在新版本的 Android 版 Excel 之中,用戶可以直接透過「經照片匯入」功能,用手機拍攝文件上的表格,或者開啓圖片作分析,然後就可以自動變成可以編輯的 Excel 檔案,內容都自動使用 AI 圖像辨識技術輸入,無需自己手動把紙本表格輸入電腦,節省不少時間。 這個功能目前只限 Android 版本 ,iOS 版本則仍然在開發當中,不過 Microsoft 表示不用等太久就可以用到。 而功能亦需要訂閱 Microsoft 365 服務才可以使用。 這個工具是在去年公佈,到現在才正式加入在手機 App 之中。 除了這個功能之外,Microsoft 亦將 Microsoft 帳戶安全警報更新到 Authenticator App 內,可以收取有關更改帳戶密碼或其他與安全相關的帳戶活動的通知。

  2. 2017年6月16日 · 我們特地精選了兩個方法:一是「只要輸入一次」即可的大量資料輸入、二則是「沒存檔前都會阻止你關閉檔案」的程式。 如果你也是終日與 Excel 為伍的工作者,這些祕技真的要好好學起來啊! (責任編輯:陳君毅) 一、只要輸入「一次」就解決的大量輸入作業. 利用 Excel 所完成的東西絶大部分是「表格」,因此為了活用 Excel 的自動化作業,必須要先說明建立表格最基礎的「對儲存格輸入」處理的撰寫方式。 我們看看某個公司的實例,範例中是將資料加工進行 Excel 作業自動化。 每天需要進行的作業是,將自網站下載的 CSV 檔案資料貼上在固定的工作表中進行加工作業。 在這裡看到的是被貼上之後的狀態。 在「資料加工」工作表中貼上資料。

  3. 2015年11月18日 · 這次我們再邀請蕭存智親自示範 Excel 對數字管理的強大功能,以企業經營中最重要的「毛利」、「毛利率」、「月營收成長率」,以及「季營收成長率」為例示範函數操作的功能。 實際執行步驟如以下內文。 文 / 圖:蕭存智. 以下表格中是虛擬的每月營收和成本數字,使用 Excel 可以很快計算出毛利、毛利率、營收成長率,以及季度的資料——如果用計算機手動加總計算,花費的時間非常可觀,但使用 Excel 只要不到 5 分鐘,而且這個格式和裡面的公式都可以複製貼上重複使用。 這跟數學好不好真的沒有關係,也可以避免手誤造成的錯誤! 只要清楚知道你需要看什麼數字來管理(此例為毛利率與成長率),Excel 絕對是最快學最好用的工具。 Step 1:記錄各月營收與成本數字,開始計算每月毛利。

    • 團隊解決問題術:提出 5 至 12 個競爭要素,進行細節討論
    • 要讓所有人的想法都被看到,每個人都該做好「列名單」的工作
    • 討論關鍵因素不可以只說「品牌」,要講可靠、容易使用
    • 市場上最好的競爭對手,他使用的策略長什麼樣子?
    • 使用李克特 5 點量表,為公司的競爭要素貼上分數標籤
    • 畫出現況策略草圖,更了解公司優勢在哪

    在團隊解決這個任務前,重要的是建立一些規範: 在現況策略草圖上建立 5 到 12 個競爭要素。競爭要素最少 5 個,這樣可以讓認為只有在價格上競爭的團隊質疑自己的假設,找出一些變得很熟悉而不再注意到的要素。像化工與塑膠等基本的企業對企業產業,通常會落入這種情況,因為它們銷售的是大宗商品,因此理所當然認為價格是競爭的唯一特點。 事實上,競爭要素通常包括評估與技術支援服務、提前交貨時間、可用庫存等。相反地,競爭要素最多 12 個,可以讓列出過多名單的團隊專注在關鍵競爭要素,而不是找得出來的要素。目的是讓團隊專注在願景,但也不因過度簡化而少了細節。如果是營利事業,價格應該永遠是關鍵要素。 關鍵要素通常跟提供的產品、服務與交付平台有關。因此在提出名單時要思考這三個平台。例如, 一家渦輪引擎製造業廠商...

    在團隊進行這項工作前,每位成員應該先列出名單。以這種方式開始,主要是因為三項理由。第一,避免團體思考,這可能會抑制大家的想法,導致名單無法充分反映團隊裡的所有觀點。這種自我約束可能引起「萬一⋯⋯怎麼辦」這種沒有說出口、卻揮之不去的心態,導致這項計畫的結論讓人懷疑。當終極目標是要執行的時候,你不會想要出現「如果我之前提這個想法, 結果會不會改變?」、「為什麼我沒說出來?」之類的想法。 第二,對每位成員來說,要求大家說出他們認為產業在哪些要素上競爭是一大挑戰。你很可能會發現,幾乎沒有人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儘管他們以為有想過。不過當他們坐下來回答這個問題時,通常很快就發現這並不容易。 第三,這讓成員察覺到每個人詮釋組織及產業做的事有些差異,而且常常以為認出的是相同要素,卻是指不同的東西(我們很快會討...

    這時我們通常會發現有大約 50–60%的要素相同。我們也常聽到成員在其他人提出名單的時候隨口評論,即使他們才剛開完組織的年度策略規劃。「如果我們都很難找出競爭要素的範圍,達到共識,怎麼會有一個清楚的策略可以完整執行?」這是經常看到的想法。或是有個高階經理人說得好:「現在我知道為什麼我們達不到目標了。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要去哪裡。」從這些評論來看,這些思考讓成員意識到必須更深入思考他們的策略。 現在對沒有達成共識的要素開始討論,要求每位成員說明他們找出來的要素背後的思考邏輯,確保所有人了解同事對產業認知的不同方式,讓他們記錄這些一直都在、但是為何會忽略的要素。在這個階段,團隊通常能找出另外 20–30% 的要素有類似的重點,但是成員以不同的方式標示。他們也會了解有些要素只有一位或兩位成員列出,但是...

    一旦團隊將列出的關鍵競爭要素縮減之後,他們必須決定要與哪些最好的競爭對手比較。我們建議挑選業界領袖,業界領袖的策略輪廓通常是其他業者專注趕上或超越的標準;如果你是業界領袖,就選擇最強的競爭對手。你可能會想「嗨,如果只有把最好的對手畫在我們的旁邊,現況策略草圖要怎麼掌握整個產業?」對此我們的回答是花點時間想想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 或是蘇富比(Sotheby’s)與佳士得(Christie’s),或是想像每一家大型投資銀行、大型高級時裝店、大型會計事務所、大型州立大學的策略輪廓看起來的模樣。 這些產業的業者可能有充分理由主張它們彼此的差異,而且毫無疑問一定有。但是從顧客(或捐款人)的角度來看全貌,它們多半大同小異。許多業者的策略輪廓會逐步與業界領袖的策略輪廓趨於一致,甚至已經接近模仿。此外,厲害...

    在選定用來比較的最佳業者後,團隊現在已經準備好將你的事業、產品或服務中每個要素的產品水準與對手比較。如果團隊決定應該要把兩個策略輪廓或策略群組跟你的策略輪廓畫在同一張圖上,那就跟這兩家比較產品水準。不過為了簡單起見,除了你的策略輪廓外,在這裡我們只用一個策略輪廓比較。 使用李克特 5 點量表(5-point Likert-type scale)或其他變化版本,1 分表示非常低,3 分表示平均,5 分表示非常高,要求團隊對選定要素的產品水準給分,然後比較對手同個要素的分數,接著再比較下個要素。我們發現這是最有效率的進行方法,因為如果某個評分太高或太低,剛好可以快速檢測實際情況。當團隊成員彼此質疑公司與最佳業者每項要素的表現,以及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時,通常會討論得很熱烈。 在這些討論中,他們通常...

    有了關鍵競爭要素的排名後,團隊已經準備好畫出現況策略草圖,以及最佳業者的現況策略輪廓。團隊一開始應該把價格放在橫軸上第一個競爭要素,因此,很清楚這裡的價值就是顧客付錢所交換的東西。橫軸上價格右邊的所有競爭要素就是顧客獲得的東西。當策略草圖以這種方式檢視的時候,很容易看出顧客付錢後可以得到什麼。 下一步,團隊需要將橫軸上其他關鍵競爭要素的產品水準畫出來。在畫的時候,你會希望完成的現況策略草圖看起來像是一碗義大利麵,而不是鋸齒形狀,把產品描述成「低─高─低─高─低─高」,這樣的圖像很難就目前的競爭狀況進行了解與溝通。為了避免這種問題,團隊需要將分數類似的關鍵競爭要素畫在一起。 完成之後,將每個關鍵要素達成的產品水準分數畫上去,然後把每個點連起來,創造出你的現況策略輪廓。接著將最佳業者的策略輪廓畫...

  4. 2022年3月9日 · (請見三、四) 調查發現三:推行融合教育,「兼顧特殊生和普通生的學習狀況」最為挑戰 根據調查結果,老師們認為推行融合教育最大的挑戰前三名(複選)為: 「難兼顧特殊生與普通生的學習狀況」 佔 66%;「 特殊生難適應班級常規,須想更多班級經營策略」 佔 60%; 「特殊生與普通生有 ...

  5. 2018年8月9日 · 1. 婚禮流程表時程表. # 第一個表格列出所有婚禮前要完成的項目並分成參考時間和預計時間。 參考時間:參考學姊們的經驗,訂出該項目應該要執行的時間。 預計時間:明確的日期,預計要完成的時間。 例如跟婚紗公司約定好拍照時間,就可以都填上來,避免事情太多忘記了! 實際時間:實際完成的時間,是在完成的時候做記錄,之後要回顧也有個依據。 狀態:用於標示該項目是完成、進行中或是取消。 備註:可以記錄細節,例如訂單編號、合作廠商資訊等等。 # 表格二 婚宴倒數鐘,幫你的婚宴做倒數. 倒數的公式有分年、月、日。 公式是 =DATEDIF (now (), DATE (2018, 4, 28), “D”) 只要把婚宴時間填到 DATE (年,月,日)中就可以囉! # 表格三 是依照不同主題做分類.

  6. 2015年8月3日 · 二十幾歲在房地產仲介工作時每位新進業務都很崇拜店長這個職位能坐在最後面的那個位置桌面比較大椅背比較高位置比較隱密講電話也比較有隱私。 工作歷練久了以後才體會,座位的配置的確有一套不足為外人道的「座位哲學」。 與朋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