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9日 · Netflix原創紀錄片系列《街邊有食神》,繼去年推出亞洲篇,近日又有新一輯的拉丁美洲篇上架,一次過滿足觀眾眼睛想旅行及掃街開餐等願望。 常言道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先從當地的街頭小吃開始。 憑執導第一部長紀錄片《壽司之神》(Jiro Dreams of Sushi)而成名的David Gelb,早已與Netflix合作拍攝飲食紀錄片系列《主廚的餐桌》(Chef's Table),備受好評,難怪與攝製團隊再下一城的《街邊有食神》(Street Food)系列,煙火氣更猛,而且更接地氣。 鏡頭對準各地庶民街頭美食之外,香港譯名最能點出節目重點及精髓:街邊食神,於兩輯共15集出現的每一個檔主,其經歷和故事才是主角,也是此紀錄片魅力所在。

  2. 2021年5月4日 · 另一方面,很多人都會認為人工是包受氣,. 這一點打工仔應該要轉變思維。. 「『人工包受氣』這句話太負面了,打工仔可以想成是工作上的挑戰,學習面對這類情境難題,同時可以讓自己解鎖新技能。. 」例如做客戶服務的人,他們在工作上會遇到不講理的 ...

  3. 2024年2月9日 · 第一個故事,是筆者自己的故事。 去年9月,筆者到台灣旅遊。 旅行當然要開心,但避免吃喝玩樂過於忘形,一般都會預留一些備用金(當時是10,000新台幣)放在酒店作應急用途,有備無患。 猶記得台北最後一夜,與朋友聚餐後才驚覺銀包丟了。 友人仗義陪同前往當地警署備案後,都紛紛勸說「錢財身外物」,著我回去休息,對尋回失物並不樂觀。 筆者雖認同朋友的說法,但內心卻覺得未盡力豈能輕言放棄,因此回到酒店前思後想,還是取出了預留的備用金,乘計程車重回當晚去過的所有目的地,逐一記下路程和時間,再回到警署向當地警察做一遍詳細的記錄。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4小時後接到警署來電,奇跡地尋回了銀包及証件。 點擊圖片放大. 第二個故事,是最近再度活躍於螢幕上的光的故事。

  4. 2021年10月18日 · 1. 【薪酬趨勢2021】香港僱員今年平均加薪1% 僅37%機構表明2022年加薪. 人工名加實減? 「2021年薪酬趨勢調查」結果發現,扣除平均通脹率後,實質基本薪酬調整為負數,仲少咗0.4%! 2. 【英國物業】買樓費用手續按揭須知 過來人教你避開「爛尾樓」陷阱. 想移居英國要留意,即睇英國置業一般流程和稅項須知! 3. 【置業調查】近4成港青因置業問題推遲結婚大計 逾半認為在港置業屬「妄想」 香港買樓真係好難? 逾半港青認為在港置業屬「妄想」! 撰文:hket小編. =====. 想自己砌高息股組合,低風險兼月月有息收? 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取經. 欄名 : 今日理財筆記.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人工名加實減?

  5. 2018年10月19日 · 據瑞信研究院發表的2018年度《全球財富報告》,截至今年中的過去12個月,財富超過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的超高淨值香港人共有1,907名,於全球依然排名第15位。 若然以成人平均累積的財富去計算,香港成人平均財富在過去十二個月增長4.9%,達至24.5萬美元(約190萬港元),全球排名14。 自2000年至2018年,香港成人平均財富年均增長4.3%。 全球成人平均最有錢的國家依次為瑞士、澳洲及美國,其中瑞士的成人平均財富達53萬美元(約413.6萬港元)。 事實上,香港的百萬富翁多不勝數,2018年香港的百萬富翁人數為17.9萬人,較上一年度增長9%。 報告預計未來五年,香港的百萬富翁人數將增長35%,2023年將會達到24.2萬人。

  6. 2021年8月4日 · 近年有不少投資界的人在網上Youtube平台分享個人對於投資的看法,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豐盛金融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Mila Yuen的分享。 她曾經是一位記者,目前則是知名基金經理黃國英公司的員工,現時同時擁有正職、副業及投資幾方面的收入。 Mila Yuen在影片中分享,自己畢業第一份工作收入只有12,000元,畢業首2年與一般打工仔一樣,放工會行街、睇戲、食飯、休息等,後來當她了解複利效應後,決心學習投資。 若你目前有一筆投資的資金,可以嘗試開始這5個步驟去配置個人的資產。 1. 先小注試水溫.

  7. 2021年10月8日 · 本港樓價高企,不少年輕人抱怨難「上車」置業,資深物業投資者財叔則認為,年輕人要改善個人理財習慣,要有儲蓄,才可以早日置業。 不過想置業,第一步是否要考慮買納米樓、龍床盤? 要「上車」有何好選擇? 近年出現不少「靠父幹」上車的故事,手持10多個物業的財叔,會否考慮幫助子女買樓呢? 對於年輕人覺得難「上車」,財叔建議:「第一時間唔好覺得上唔到車,我想知佢話上唔到車嘅原因係咩,佢有無做錯事令佢上唔到車? 」他發現不少年輕人「上唔到車」,是源於他們沒有儲蓄習慣,「如果你豆零都無儲嘅話,就算跌返沙士價又如何呢? 」他坦言,自己儲了7年錢才成功買入首個物業,當年樓價在7年間飆升3倍,如果他一開始自覺無法上車而不儲蓄的話,就根本買不到樓。 買樓都有想要定需要. 除了儲蓄之外,財叔認為個人思維亦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