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5日 ·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早前獲香港樹仁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昨日4日撰文提及此事又藉此緬懷過去與故友張竹君醫生丈夫的相處點滴及細道張竹君醫生在疫情期間公而忘私真締:「『公而忘私』 ,就是把公眾利益淩駕個人利益之上最新影片: 活得健康啲. 20歲港女蜂蜜溝蛋白敷面遭蟲咬嚴重過敏 皮膚科醫生揭常見護膚迷思. 憶述與故友相處點滴. 陳家亮教授昨日在 Facebook 指,張竹君醫生作為其「故友的太太」,上月27日獲樹仁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又表示相信港人在抗疫期間對張竹君醫生那段令人讚賞的事蹟還是記憶猶新,並會對她的事蹟不禁慨嘆:「現今世代竟然還有這份公而忘私的情操! 點擊圖片放大.

  2. 2020年4月20日 · 今日本港事隔48天再錄得零確診個案疫情記者會暫告取消負責主持記者會的衞生防護中心顧問醫生及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更錄得連續72日開工紀錄不少市民對她印象深刻認為她回答問題專業有禮疫情關係市民對張竹君都戴上口罩的樣子不陌生但其實脫下口罩的張竹君竟然是與一名政府高層撞樣」? 疫情之下,市民對戴上口罩的張竹君感到熟悉,但張竹君任職衞生防護中心多年,過去不時亦以「真面目」接受傳媒訪問,沒有戴口罩的她,與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居然「撞樣」? 事實上,當在Google搜尋器輸入「張竹君」三字,竟自動出現「鄭若驊」的名字,這證明網民經常同時搜尋兩人,先成為熱門搜尋字眼,而網上討論區不時也有貼文指,兩人長得很相似。 (資料圖片)

  3. 2023年11月6日 · 張竹君醫生現為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服務衞生署超過20年曾協助處理包括2019年新冠病毒2013年中東呼吸綜合症2008年腸病毒2005年四川豬鏈球菌以及2003年沙士在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張竹君醫生曾與同僚親赴武漢了解相關病例防疫措施及臨床處理而她最高紀錄曾連續72日風雨不改主持例行簡報會報告新增個案和疫情走勢。 而林順潮醫生是本港眼科醫生,在全球首創使用虹膜周邊激光手術,以及角膜穿刺術治療急性青光眼。 林醫生創辦並擔任主編的《亞太眼科雜誌》,在2023年的眼科權威雜誌國際排名為亞太第一、世界第七;也曾任亞太眼科學會和亞太視網膜黃斑病學會會長。

  4. 2023年11月6日 · 衞生防護中心 林順潮 畢業 立法會. 樹仁大學宣布今年畢業典禮暨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儀式於11月27日舉行將向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以及立法會議員眼科醫生林順潮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表揚他們在專業領域的卓越成就和造福社會的莫.

  5. 2023年11月27日 · 樹仁大學今日27日舉行畢業禮大批畢業生與親友到場參與校方在典禮上向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以及立法會議員眼科醫生林順潮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表揚其在公共衛生及醫學領域的貢獻。 最新影片推介: 童學園. 啟發潛能寓學習於興趣 培基書院體驗式課程 學以致用培養世界觀. 張竹君在典禮上以英文致辭,表示將榮譽獻給曾為對抗新冠病毒作出貢獻的人士,形容自己「只不過是團隊一員,與眾多忠於職守的同事一起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盡上一己力量」,一同攜手努力,追測及認識該病毒,進而制訂一套有效策略,以保障社區健康及福祉。 她又感謝社會各界「曾努力不懈遵守防疫措施,不惜為此調適生活方式,同時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6. 2024年4月30日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高級醫生黃凱基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李立業及醫管局家庭醫學統籌委員會主席梁堃華將會出席黃凱基表示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維持在高水平料會持續一段時間本地新冠活躍程度有輕微上升而除流感及新冠外其他呼吸道感染亦同時流行。 本港今年1月初踏入冬季流感季節,近兩星期公立醫院入院率有明顯上升。 4月起甲型流感(H1) 活躍程度持續上升,佔超過8成。 流感方面,今年共錄得559宗須入住深切治療部的成人個案,22宗嚴重兒童個案。 嚴重兒童個案中有3宗死亡個案,年齡介乎0至15歲。 新冠方面,本地新冠活躍程度有輕微上升,最活躍的病毒為JN.1。 由4月21至27日,共錄19宗嚴重及與新冠有關的死亡個案。

  7. 2022年9月24日 · 張竹君幾乎不間斷出席衛生署記者會醫管局前質素及安全總監區結成曾經於其個人Facebook專頁引述友人評價指張竹君任勞任怨勤力非常」,稱讚她:「說話溫文爾雅不徐不疾工作態度認真專業多次前往疫區視察. 2004年張醫生於衛生防護中心成立之初已先後擔任中心首席社會醫學醫生以及監測及流行病學處首席醫生處理及控制傳染病工作的經驗豐富。 及至2007年,張醫生由升為顧問醫生,凡本港或內地爆發傳染病,她也會向公眾交待情況。 多年來,她曾處理2005年四川豬瘟、2008年腸病毒、2013年中東呼吸綜合症等.同時,她也多次前往疫區研究疫症傳染情況及特性,如2005年四川豬瘟。 當時她與多名專家一同去了解當地化驗工作運作及疾病傳染機制,並適時向香港市民匯報情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