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26日 ·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今日26日晚上近10時在Facebook貼文首度公開在今年5月接受訪問時因對前特首梁振英的UGL事件提出質疑及作出評論隨後於5月18日及21日收到梁振英發來兩封律師信張達明指他沒有按照梁振英的要求而撤回有關評論梁亦沒有進一步控告行動張達明表示他之後也沒有公開事件也未有機會再評論UGL事件,「會不會是因為我的沉默而令你認為發法律信這招數奏效可以令學者噤聲? 」張選擇現時公開事件,是因為其法律學者的身份,面對香港的言論自由受到衝擊時,自己責無旁貸:「我絕對不希望因為我的沉默而連累鍾劍華博士及立場新聞。 《香港01》今晚未能找到梁振英回應。 張達明說,作為法律學者,面對香港的言論自由受到衝擊時,自己是責無旁貸。 (資料圖片)

  2. 2018年8月27日 · 張達明表示近日留意到梁振英向鍾劍華發出兩封律師信原因是鍾撰寫文章評論梁收取UGL的5,000萬元款項事件他認為面對香港言論自由受衝擊時基於責任責無旁貸說出意見等他續指5月因忙於律師會理事會換屆參選及坦言當時顧及家人的擔憂未有公開回應梁振英的法律信件不過他擔心因自己沉默了3個月令梁振英誤解此招數奏效令其噤聲」,食過返尋味再控告其他學者和傳媒有感是連累鍾劍華博士及立場新聞。 他表示,發法律信本身沒有法律效力,僅預示原告將有進一步法律行動,但亦要視乎個案情況。 張達明公開5月連收梁振英兩封律師信:衝擊香港言論自由 梁振英入稟告《立場新聞》及鍾劍華誹謗 鍾:打壓言論自由 梁振英批行李門涉政治 吳敏兒嘲CY「有乜嘢唔係政治?

  3. 2018年8月27日 ·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昨晚在網上透露早在3個月前收到前特首梁振英的兩封律師信指他在接受天下為公計劃訪問時就梁振英收取UGL合共400萬英鎊報酬一事提出質疑及作出評論」。 張達明引述終審法院2000年於鄭經翰及林旭華對謝偉俊案例有關判詞指,「『公允評論這抗辯理由背後的理念在於保護及促進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均有自由對關乎公眾利益的事宜作出評論不管他們的動機為何。 』」。 梁振英今晚(27日)再在網上發表以「揑造事實的指控可以是『公允評論』嗎? 」為題的文章,提及張達明為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幫腔,「洋洋灑灑的文章,只不過是以『公允評論』四個字為鍾劍華作辯解」,又稱「建基於揑造和虛假事實的『評論』,可以是『公允』嗎?

  4. 2018年5月18日 · 搶先表達. 民主黨早前發起眾籌天下為公計劃追查前特首梁振英涉收受UGL公司5000萬元事件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接受該計劃訪問時表示梁過往稱這是一個慣常的商業安排但他認為並非只是一般的不挖角不競爭協議而是協助收購的協議認為倘要釋疑梁振英應公開董事會主席的信件以及自己有否作利益申報

  5. 2018年9月2日 · 出版: 2018-09-02 21:19 更新:2018-09-02 21:19. 卸任特首後於Facebook十分活躍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近日與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隔空激辯何謂誹謗梁振英早前引述署名一個法律工作者的文章指張達明關於誹謗法的論述錯了。. 張達明 ...

  6. 2018年8月28日 · 梁振英原來早於5月已就評論其收取UGL款項一事向張達明發出律師信。 (資料圖片) 雖然無綫新聞台在18日早上10時半至午後播放的新聞報道稱律政司已澄清並未就UGL案件是否提出檢控作出決定熒幕下方亦重複播出顯示相關訊息的移動字幕。 但律政司指出,無綫在17日報道播出前,或在18日律政司作出回應後,並沒有與律政司接觸。 然而,無綫指在報道時,確信所報道的內容準確無誤,當時亦沒有證據顯示該台記者在報道有關新聞時出錯。 通訊局表示,基於律政司的回應為:「律政司並未就該案件是否提出檢控作出決定」,但有關報道提及律政司的決定卻稱「……因應律政司的決定」,認為是顯然失實。 通訊局續指,無綫聲稱確信報道內容準確無誤,但未有提交任何資料證明說法,亦未有就新聞報道內與事實不符的內容,作出更正。

  7. 2018年9月4日 · 林卓廷說梁振英近日控告學者鐘劍華而法律學者張達明因協助天下為公拍片就UGL事件提出質疑及評論亦收到梁振英發出的律師信故邀請同樣收過梁振英律師信的郭家麒一同發起全港聯署聲援所有因合理批評梁振英行為而收到律師信的人士他強調前往英國跟進調查與近日梁振英控告學者一事並沒有直接關連但希望藉出訪英國引起香港市民及海外機構的關注。 郭家麒表示,梁振英無視評論者基於事實的客觀意見,動輒向評論者發律師信,有意透過司法訴訟威脅評論者噤聲,產生寒蟬效應,不少市民對這種現象感到憂慮。 他指出,若梁振英認為自己是清白,就不應該動輒發律師信,又呼籲他與立法會的調查委員會合作,出席聆訊及提供必要的文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