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家長有權利了解誰來提供協助但如果家長想要看會談記錄需要先跟心理師溝通畢竟會談記錄不是正式報告裡面會有心理師自己習慣使用的語彙像個人筆記別人不一定看得懂換句話說如果家長看記錄的目的是想了解心理師與孩子會談的進展那提出家長諮詢的要求反而更能回應家長的需求透過家長諮詢家長可以瞭解心理師對孩子的評估以及家長可以一起合作的部分。 4.接受諮商並非代表我們是有問題的人,而是我們願意勇敢面對自己以及想讓自己更好的行動。 所有事情都不是絕對,接受諮商就像不接受諮商一樣,都有風險,因此才需要遵守知後同意的原則;提供協助者,需要主動說明服務的內涵與限制,心理諮商的使用者,也有權利主動提出對於接受服務的疑問和擔憂,透過雙向的澄清與溝通,才能將接受諮商的風險降到最低。 我要檢舉.

  2. 2016年8月12日 · 如果服務青少年年輕的心理師會是優勢因為普遍會覺得青少年比較喜歡年輕的老師但是如果你的態度很青春沒有框架就沒有影響)。 如果會去應徵碩三全職實習時,「可能會受點阻礙因為機構會考量電腦資訊的使用能力」「心理推廣活動設計的創意性」「是否願意被比你年輕的督導督」,但不至於找不到機構實習一定會有適合的地方)。

  3. 在本文中我想分享一些個人的生活經驗和妙招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自卑孩子的心理狀態自卑的孩子常常因為自我價值感低而感到不自信他們可能會表現出

  4. 有病的其實是我媽卻要我去諮商寫給青少年和家長的心理圖文書 作者:大衛‧古席翁(david gourion)、穆佐(muzo)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20-08-01 00:00:00第一本寫給青少年的諮商圖文書幽默風趣的專業心理醫生與青少年對話

  5. 1.嬰兒期(0-2歲) 2.幼年(2-3歲) 3.學齡前期(3-6歲) 4.學齡期(6-12歲) 5.青春期(13-19歲) 6.成人早期(20-39歲) 7.成人中期(40-64歲) 8.老年期(65歲-死亡) 嬰兒期(0-2歲) 社會心理危機:信任對不信任. 主要問題: 我環境可信嗎? 中心任務: 接受照料. 正面結果: 信任、樂觀. 發展障礙: 焦慮、不安. 自我品質: 希望. 重要關係: 父母. 幼年(2-3歲) 社會心理危機:自主對羞怯、懷疑. 主要問題: 我是否需要得到其他人幫助? 中心任務:模仿. 正面後果:自我控制. 發展障礙: 懷疑、缺乏信心. 自我品質: 意志.

  6. 有病的其實是我媽卻要我去諮商寫給青少年和家長的心理圖文書 作者:大衛‧古席翁(david gourion)、穆佐(muzo)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20-08-01 00:00:00第一本寫給青少年的諮商圖文書

  7. 家長你尊重孩子嗎許多家長都認為如今的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話了他們一味地抱怨自己的孩子卻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作為一名的家長你尊重了自己的孩子嗎假如你不清楚可以做做以下測試。 1.我強迫喂孩子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