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6日 · 後來清國起用明鄭叛將琅(殘暴的鄭成功殺了他全家)為水師提督,負責攻打台灣。. 因為琅數度帶領清國兵攻台,都遇到颱風,無功而返。. 琅家族原信奉玄天上帝,為了收民心、揚軍威,遂利用「媽祖」信仰,來作為號召征台的工具。. 因為當時琅 ...

    • 施祖祥1
    • 施祖祥2
    • 施祖祥3
    • 施祖祥4
    • 施祖祥5
    • 神明為何要進香遶境?
    • 百年來的進香大軍
    • 進香:神明的靈力充電站
    • 香火才是靈力本體!
    • 一炷香的神奇體驗
    • 打開「時空膠囊」,進香路線按著古地圖進行
    • 「Be Water」民間信仰也懂!
    • 推薦閱讀

    香火裊裊中,十萬信徒、九天八夜徒步,無論男女老少、貧富階級皆點燃一炷炷香,與神明對話,直達天聽。臺灣的媽祖進香遶境超過百年歷史,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進香遶境有何意涵?香火又象徵什麼意義?為何年年吸引十萬信眾徒步百萬公里?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張珣研究員,她認為香蘊含許多價值與象徵,而民間信仰如同「時空膠囊」,將無數歷史、文化、政治痕跡保存下來。

    1984 年,張珣第一次隨著中研院民族所團隊,參與媽祖進香遶境。六、七萬的香客,黑壓壓一片,步行路程沿途沒有路標,要走往哪裡? 跟隨著長長的進香隊伍,張珣腳底起泡,步履維艱,但舉頭望去,身旁盡是年邁長者。她好奇一問,這才知道長者們是多年的香客,雖然沒有進香指南,他們依舊可以按照百年來既定的路線,從大甲鎮瀾宮前進北港朝天宮。 百年來,信徒沿著清代的進香路線,徒步從一座廟宇再到另一座廟宇。作為全球最大的宗教活動之一,「媽祖遶境」已從日治時期的幾百人,暴增為今日十萬進香大軍。進香遶境究竟藏著什麼神秘力量?為什麼廟宇年年都要進香?

    進香就像神明的靈力「充電站」,由信徒隨侍保護神明,返回老廟或母廟增添靈力。 民間相信,神像的靈力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退,需要透過「謁祖割火」的儀式,重回祖廟拜見祖先、分取香火,重新帶回靈力。 例如,以前大甲鎮瀾宮到北港朝天宮進香,鎮瀾宮帶著香火爐前往,由朝天宮舀出三瓢香灰讓鎮瀾宮帶回。香灰即是神明的靈力,也是整趟進香行最重要的儀式與核心價值。 張珣指出,進香隱含飲水思源、尊卑長幼有序,廟宇之間有母子、姐妹關係,透過進香來確認彼此的淵源。因此,也有人以「回娘家」來形容媽祖進香。 媽祖的信仰傳播有兩種形式,一是由中心往外輻射形式,如湄洲為信仰起源,之後如同蜘蛛網般傳散到天津、廣州、臺灣各地。另一種則是系譜形式,經過數代由上往下分香,湄洲祖廟往下分香到北港朝天宮,再往下分香給彰化南瑤宮等,各自形成系譜...

    但你是否曾感到好奇:為什麼拜拜要拿香?神明進香也要取回香火?香,具有什麼特殊代表性? 「香」在漢人信仰及儀式中不可或缺。香火除了有媒介功能、精神性象徵,還隱含了嗅覺所引發的感官體驗。 首先,香如同「無線電」,人們想祈求什麼,便燒香拜拜向神明傾訴。信眾透過燒香與神明溝通,把人們的意念傳遞給神明;神明也會透過發爐等方式傳達訊息。 張珣解釋,香的重要性可能來自人類對火的崇拜。香被火點燃,燒出香煙後飄上天空,成為和神明溝通的媒介。燒香後的香氣鎮定心神,香灰則象徵精神與靈力,燒成香灰也代表完全的奉獻。至於香爐,則源自古代的食器,有些信眾相信神明會吃香,香灰裝在香爐中用來供養神明。 香爐、香火的重要性,可以從大甲鎮瀾宮進香儀式見到。從古至今,鎮瀾宮進香行經彰化經常有搶轎風波,神轎回程入廟也常耽擱時程,但...

    香還有另一作用:刺激嗅覺,引發身體的跨界反應。 「從進香的第一夜,香客點燃第一根香之後,開始步行隨香,沿途一直接續燒香,不能中斷,整個進香活動都在香的燃燒中進行,稱為進香也是用來區分進香時期與平常的差異。」 張珣曾在文章中,特別描述進香時香客經由香氣的嗅覺引發,帶出與日常不同的體驗,彷彿時時感受神明的庇佑。 這種感覺多數人應該不陌生,某些飯菜香常讓人一聞便升起懷鄉之情:啊,是媽媽的味道!嗅覺屬於較感性的感官,訊息傳達到大腦皮質,直接牽動感覺區域,不需要經過理性思考,就能聯想到某個記憶。 香從漢唐時期進入中土,許多宗教儀式上都會燒香,讓信徒從味道聯想到信仰,觸發不同想像和感受,到另一個超越日常經驗的世界。張珣指出,民間信仰透過「香」這個物質,展現出各種非物質的意義。可以說,

    媽祖廟從最原始的祖廟重重分香,幾代之後要回到哪裡謁祖進香?其中大有玄機。 清朝時,臺灣媽祖廟前往媽祖昇天處的湄州取香。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鼓勵本土化,建立非中國的國族觀,因而鼓勵廟宇到北港朝天宮取香。直到戰後,大甲鎮瀾宮與北港朝天宮出現地位之爭,1988 年後,鎮瀾宮便轉到新港進香,中間也曾前往湄洲取香。 自主、彈性的多源頭進香顯示,進香遶境不只牽涉到信仰,更與政治息息相關。 進香除了神明謁祖,移民溯源也是重要源由。清代臺灣的族群械鬥嚴重,「團結」是生存之道,商人間習慣彼此結盟、稱兄道弟,同一族群、行業也會透過媽祖廟來結盟,平時保衛家園,宮廟活動時則熱鬧出陣頭。大甲鎮瀾宮到北港取香長達七、八十年,也是因為大甲、北港多為泉州移民。 有意思的是,百年進香傳承的不只是民間信仰,還有默默被保存的古老...

    研究媽祖信仰多年,張珣曾參與大甲媽祖遶境 6 次,白沙屯 1 次,全程遶境也走過了 2、3 次。她拿出遶境時要帶的旗幟、臂章,上頭還印著大大的「中研院民族所」,她笑稱:「這代表我們真的辛苦地去田野!」 張珣第一次進香在學生時期,協助外國學者進行都市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當時,國內少有學者研究臺灣民間信仰,許多人認為,漢人的信仰型態就是一盤散沙。 「如果只是一盤散沙,媽祖遶境怎麼能動員這麼多人?」張珣畫上問號。 她觀察,所謂的一盤散沙其實是一種「隱形的組織」。相較於國外宗教具體、常態性組織,進香團平常只是「一般人」,混跡在日常各界,遇上進香便「化整為零」。元宵節當晚擲筊決定路線後,透過村里鄰、行業開始動員,如同任務組織,只為了進香而集結,進香結束便自動解散。 這種「Be Water」模式,一來可以...

    【人與瘟疫:非武力的無聲戰爭】人類對抗疫情的手法很老派,隔離、檢疫、疾管局 【你的年薪=哪階嬪妃俸銀?】後宮薪資差達 115 倍!領「常在」的薪水不如出宮算了 【一份賭上歲月的研究】隨處可見的「台灣植物」竟承載「南島語族」遷徙史 (本文經原作者 研之有物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為何媽祖每年要進香遶境?靈力回充、淨化管區!〉。首圖來源:研之有物/張珣)

  2. 2015年10月27日 · 隔年不久,逃亡的施明德被抓,林義雄母女被殺,媒體全程報導「美麗島」大審。 除了我之外,家裡兄弟姊妹各有政治啟蒙特別經驗,當然最關鍵因素,還是從小在餐桌與老爸酒後「精神講話」的辯論所致。

  3. 2017年8月2日 · You have to create a sense of purpose for others. 很多人覺得,「為身邊的人創造目標感」是企業管理者的事,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很多人在職場兩三年後,就具備了影響他人的能力,甚至有些人天生就是去影響他人,而不是被他人影響的人。 如果他們不發揮出這種能力,在人際關係上,反而會有很強的受挫感。 2、使命:重點是足夠清晰,足夠單純. 目標不等於使命,職場中大部分人是沒有「使命」的。 你今天的目標是完成一個PPT,但做到一半時,發現有很多數據還有待確認,你開始懷疑自己今天是否能完成這個目標,並盤算是不是把這一部分含糊過去,這叫有目標,而非使命。

  4. 2016年12月5日 · 而國家又是什麼? 這是想擺脫今日困境的台灣人必須認真面對的議題。 本文從國家要素及法律的角度出發,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台灣目前的處境,以及思考我們的「國家」之路該何去何從。 (責任編輯: 蔡沛宇) 文/ 獨立這邊請. 在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當選總統後,一連串外電報導各國政府表達祝賀之意,有些國外電視台並誤植為當選「台灣共和國」總統,而幾個國外觀點也被提出,包括為什麼各國政府不承認台灣? 是不是應該改變國際上被普遍實踐的「一個中國」? 同時更有一些國家例如在英國和美國由個人發起連署,要求其政府說明對台政策並承認台灣。 其中英國政府在近日因連署跨過萬人門檻,正式回應表示其長久以來的見解,不承認台灣的主因就是「 台灣並不是一個國家 [1] 」。

  5. 2016年2月1日 · 我們今天選了網路上非常棒的一篇關於大話的影評與大家分享。 這篇文章可能與電影一樣,已成文多年,至今原作者已經不可考了。 如今在影片上映二十年的這個時候看看,卻又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啊…… 一、人生,就是不停的錯位. 最近我又看了一遍,突然覺得自己以前 從沒看懂 過這部電影. 在《大話》裡,被貶為凡人的孫悟空名叫至尊寶,是一個沒什麼法力的山大王,愛上了白骨精白晶晶,後來,為了救回因誤會而自殺的娘子白晶晶, 他借助月光寶盒,穿梭時空,想回到半個時辰前。 可是由於操作失誤,他卻回到了 500 年前。 遇到了紫霞仙子, 於是,他意外發現,500 年前自己居然是孫悟空。 紫霞奪去了他的月光寶盒。 為了拿回月光寶盒,回到 500 年後去救白晶晶, 他只有追隨紫霞的左右,後被紫霞所愛,

  6. 2019年5月29日 · 未來領袖核心「五」力:想像力、策略力、連結力、溝通力、回饋力. 共同發起人彭仕邦認為領導能力的鞏固與傳承,是企業能夠勝出、國家競爭力能夠持續進步的關鍵,我們共同定義了未來領袖的條件,認為要成為未來領袖必須具備 想像力、策略力、連結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