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0日 · 出現1種味即求醫 醫生解構正常放屁次數. 每日放屁多少次才算正常?. 味反映癌風險?. 有醫生表示,常放屁未必是上腸道疾病的徵狀,只要放屁次數在正常範圍內,仍是普通的生理反應。. 但她提醒,若放屁時嗅到1種氣味,則可能是大腸癌的 ...

  2. 2023年9月7日 · 大腸癌患者可能會出現放屁/排氣的情況,通常是由以下原因所引起的: 1. 腫瘤壓迫或阻塞. 大腸癌腫瘤在大腸內部生長,可能會壓迫或阻塞腸道的一部分。 當腸道受到壓迫或阻塞時,食物和氣體將無法正常通過,從而導致氣體在腸道中積聚。 而這些積聚的氣體最終可能會通過排氣來釋放,進一步引起放屁。 2. 消化問題. 大腸癌可能會影響腸道的正常消化過程,因為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的程度時,它會出現壓迫或阻塞腸道的情況。 這樣的阻塞會妨礙食物和消化物質正常的通過大腸,導致食物無法完全被分解和吸收。 這可能會造成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形成造腸道中膨脹、發酵,從而產生氣體,進一步導致放屁。

  3. 2021年8月26日 · 放屁成因 或有機患腸癌. 人人都會放屁,其實它是甚麼? 屁多代表腸胃有問題? 還是沒有屁更值得擔憂? 外科專科醫生葉盛輝表示,屁多屁少、臭味濃烈與否,受很多因素影響,尤其萬一患了「頭號癌症」腸癌,也可能在放屁上有跡可尋。 葉盛輝指出,放屁其實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狀態,「因為當我們吃下的食物消化了之後,加上腸的正常蠕動,就有機會產生一些氣體,需要釋放出來,成為屁。 和食物有關. 有些人多屁、有些人少屁,主要是和大家吃些甚麼有關,葉盛輝解釋,「例如最常見的,只要我們吃了比較甜的食物,即糖分較高的食物,就可能特別多屁,因為不論是果糖或者乳糖,都會在吃完後有較多氣體產生。 所以,每日放屁5至10次甚至更多都屬正常,若只是單純的偶爾多屁,不用太擔心。

  4. 大便帶血伴隨大量黏液長期腹瀉或便秘腹部持續不適,都可能是大腸癌的早期症狀。.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直至2021年5月的數據顯示,大腸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以每10萬標準人口計算的大腸癌發病年齡,男性為49歲,女性則為31歲。. 而根據醫管局在2021年2月4 ...

  5. 2022年9月7日 · 據衛生署資料,大腸癌患者會出現以下症狀: 排便習慣改變,如突然出現腹瀉、便秘或便秘與腹瀉交替等情況。 有「裡急後重」的感覺,即排便後仍有便意,但只是一些黏液或少量糞便。 大便帶血或有黏液。 大便呈幼條狀。 腹部不適,如絞痛或腹脹。 腹部有腫塊及鎖骨上淋巴腺腫大。 後期會出現貧血、體重無故下降及持續性疲倦等病徵。 同場加映:預防大腸癌食物及湯水. 點擊圖片放大. +5.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 立即下載: https://bit.ly/34FTtW9. 責任編輯:羅嘉欣.

  6. 2023年12月29日 · 衞生署指,大腸癌在病發初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而病徵往往與其他腸道疾病相似。 不過,若排便習慣改變則要格外小心.據癌症資源中心資料,大腸癌常見症狀如下:

  7. 2022年11月15日 · 初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許多前兆被當成小毛病,像是痔瘡患者也會排便後擦屁股發現衛生紙帶血或是馬桶裡出現鮮血。 但不論可能原因是痔瘡或是大腸癌,都應該主動前往就醫,才能早期確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