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服務式住宅 九龍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horizonhotels.com.hk

    位於九龍核心地段,毗鄰匯集購物、消閒和文化藝術的尖沙咀,讓生活節奏時刻緊貼香港的繁華脈搏。 交通便利,鄰近港鐵尖沙咀、紅磡及黃埔站、海底隧道及碼頭,酒店更提供穿梭巴士服務

  3.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九龍酒店優惠盡在Agoda,查看過百萬心水酒店真實評價!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7日 · 一文看 AI 化身房仲助手的 6 大用法. Ariel. 2023-07-17. 分享本文. 【TO 編輯部導讀】. 找到理想的家是每個人的夢想,但傳統看房流程往往耗時且效率不高。. 現在,AI 技術正逐步改變房地產業,使看房、媒合變得更加迅速與貼心。.

    • 香港擁有令人不敢恭維的居住品質
    • 港政府要推出設計師操刀的公宅,卻引發爭議
    • 香港網友怒轟「貧民窟」,台灣網友:一國兩制的典範,全民住水管
    • 參考資料

    《BO》也曾與讀者分享,香港朋友對香港那回不去的生活品質,感悟到切身之痛,即便台灣開放起薪比香港低 1 倍的職缺,香港人還是爭先恐後來台灣工作。 想來台工作的香港人提到,香港的環境不宜居,「就算住套房都大過香港劏房」。而劏房更是在香港常見的超窄小住所,不僅要與別人共用衛浴,人均居住面積約 1.3 坪(2015 調查),可能比講監獄還難受。

    在台灣,有些民宿會增添水管、貨櫃屋建築特色給遊客體驗,近期香港政府預計把水管屋變成公宅。據《自由時報》報導,目前港政府預定興建 130 個水管屋,平均每間房屋可住 1 到 4 人,估計可容留 350 名住戶,若建案通過可在 2020 年第 4 季供港人入住。 其實「水管屋」的構想,是去年由香港建築設計師羅發禮(James Law)拋出的住房概念。港媒《香港 01》介紹道,水管屋的每單位面積約為 100 平方呎,可供 1 至 2 人居住,內裏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水管屋外殼是現時廣泛運用於輸水和保護電纜上的混凝土水管,由於水管是現成物料,生產過程很快,加上水管屋使用的鋼筋混凝土硬度高,能防火和隔熱。不過,水管屋較大缺點是體積太笨重,不能經常搬動位置。 當時 James 提出只屬於概念階段,就引起...

    面對這個新的社會住宅可能會建在天橋下,香港人自我嘲弄,水管屋根本是「貧民窟」、「一排排骨灰龕」,也有香港網友表示憤怒,「中國人就有公屋(宅),香港人仆街住水管」。 台灣網友則是對水管屋表達不同看法,有人認為香港人成為「中國次等公民 ,真可憐」、「一國兩制的典範,全民住水管」,但也有人感嘆「統一後,只能住水管了」、「別笑香港了,台灣也快變這樣」。 有網友更是希望大家能夠透過香港例子省思:「回歸後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就是這樣, 台灣人的未來,就是開放中資炒房炒地, 資產泡沫、惡性循環,無殼蝸牛暴增, 最後下場是, 好一點睡公園,差一點睡地下水道。」

    《報橘》:〈台灣對香港開出 200 多職缺——起薪比香港低 1 倍,港人為什麼還是搶破頭?〉 《自由時報》:〈港府擬建水管屋容留港人 網友大怒:中國人就有公宅〉 《香港01》:〈水管屋或在荃灣成真 網民批似《挑戰者一號》:地址寫天橋底?〉 批踢踢 1、2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2. 2019年11月1日 · 本文 3 大重點:1. 住小房子擺脫房貸,不讓屋子左右了生活。2. 微型房屋運動追求簡單生活,邁向人生自由。3. 微型房屋擁有者學歷及收入都比其他人高。 1. 住小房子擺脫房貸,不讓屋子左右了生活 每個人都想住大房子,除了住得舒適外,也可以放較多東西。

  3. 幾十年來,法國政府不斷推行住宅政策來舒緩巴黎高漲的房價,而社會住宅是其中最老的一種解決方式。 法國的社會住宅政策仔細劃分出給予不同身分的人透過不同管道申請 : 學生社會住宅、一般公民社會住宅、公務人員社會住宅等。

  4. 2020年11月13日 · 台北市目前已完成配租的社會住宅共有 13 處,共可容納 2712 戶,地點多位於文山區、士林區、大同及中山區,而東明社宅原址為「台肥出租國宅」,是台北市第一個出租國宅改建成功案例。 未來南港附近還會有 5 座社宅,除了上月剛開工的玉成社宅,另有已在興建中的中南公宅、南港機廠社宅,而鄰近南港經貿園區的「經貿社宅」及內湖科技園區一橋之隔的「小彎社宅」,都已在時程表上,預估光是南港區就會有 3318 戶社會住宅,全台北市社宅戶數將增加 1 萬 6千多戶。 不過,根據 勞動部 統計,台北市投保勞保的人口約 240 萬人,扣除 設籍在台北市 的勞動力人口約 133 萬人,推估有 107 萬勞工非台北本地人,減去少數有能力負擔高房價的群體,多數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幾乎沒有機會享受到社會住宅。

  5. 2016年3月31日 · 大埔天主堂雖是一間矮舊平房,卻也足夠照顧鄰近的鄉內老人,並為他們提供每日四小時的健康促進照顧活動,據點時常聚集五、六十名輕度失能老人,一同共餐、跳舞、閒談。 只不過 ,鄉內老人家逐漸衰老,需要的服務量愈來愈大。 施忠志發現,單單每日四小時的關懷據點服務,漸漸無法滿足需求,鄉內需要的是提供中、重度老人照顧的日間照顧中心。 若「升級」成日間照顧中心,安德基金會便能獲得政府補助,聘僱五名全職社工、一名司機並擁有一台交通車,能照顧鄉內交通更為偏遠的老人家。 施忠志指出, 日間照顧中心的的設置辦法嚴格,全鄉找不到擁有建照的閒置空間,使得中、重度的老人幾乎都得「外送」到嘉義縣的私人安養機構 ,而其他住家離據點較遠的老人,也因為缺乏交通工具,只能留在家裡靠子孫輩輪流照顧。

  6. 2015年11月2日 · 老公寓翻修大改造,設計師是這樣變出「機能綠好宅」. 超過 30 年的老舊公寓,常有格局不良、擁擠、昏暗、老舊的狀況;新成屋價格高、公設比也高,地段好、坪數實在的老屋往往仍是多數人的最佳選擇,若有意購買中古公寓,該如何拯救屋況不佳的老公寓呢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