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30日 · 賢首 [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比丘之尊稱。. 猶言賢者,尊者。. 義淨譯新律中多用此稱。. 【是故能滅懈怠,能發精進,勤修正道,策發其意,令希解脫及證解脫,其根本因者,謂讚修苦。. 縱有大師現住世間,於此教授,更無過上而可宣說 ...

  2. 2021年2月26日 · 廣論消247-1 又有一類除不毀謗方便而外,見解道理許和尚說而為善哉。 又有餘者棄捨觀慧,全不思惟,意許和尚修法為善。 廣論消233 修淨心者,《道炬論》說:“慈心為先,觀苦有情而發其心。

  3. 2021年2月7日 · 【世法處者,衰毀譏苦,壞法壞,盡法盡,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如是九種是為世法,依此一切或依一分所生眾苦,應善思擇而忍受之。 (2)世法處-世法有九種:衰、毀、譏、苦、壞、盡、老、病、死。 我們應當觀察並安然忍受依止這九者或其中一者所生起的痛苦。 【威儀處者,行住坐臥是四威儀,第一第三晝夜恆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由此生苦悉當忍受,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 (3) 威儀處-威儀便是行、住、坐、臥四者。 在四種威儀之中,第一者(行)和第三者(坐)能於整日整夜的障礙之中淨治自心,所以我們必須忍受由它們產生的痛苦,絕不可以在不適當的時間躺在榻床或椅子上、又或躺在以草葉敷設的床上。

  4. 廣論消308 如云:“棄妙喜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 禪宗的祖師們常常說,把全部的精神拚起來去參一個話頭,像打仗一樣。 人氣(4,997) | 回應(0)| 推薦 ( 1 )| 收藏 ( 0 )| 轉寄

  5.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法。. 「四種資糧」的第三是正說「飲食知量」,具有四項特質,分述如下:. 非太減少,若太減少飢虛羸劣,無勢修善,故所食量,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 第一項特質是,不能吃得太少。. 如果吃得太少,會覺得飢餓、虛弱、疲乏 ...

  6. 2020年12月22日 · 所謂的分別,就是分別假立,在名言當中如是因感如是果,這是由於分別而產生的,但是在勝義諦中卻沒有這個東西,所以它並不是叫我們不修習六度而要棄捨(六度等諸行的修習),這一點是我們應該要了解的。 林師兄消. 第三經義:第三部經文的文義是……。 消者按,指p.25308《梵問經》云。 其經文時正是觀擇生等之時:(世尊宣說)這段經文的時機,正是觀察思惟「生」等的時候。 消者按,依照《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二〈問談品第六〉:「爾時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 菩薩以何行,諸佛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7. 2010年9月16日 · 作者簡介. 卡斯頓‧勒胡 (Gaston Leroux,1868-1927) 父親是法國政府公共工程的承包商,勒胡家境優渥,自幼熱愛文學,但在父親的期盼下,轉往巴黎學習法律。 他在求學期間所創作的短篇小說、詩集時常獲獎。 三十一歲獲得法學學位,也拿到律師執照。 然而揮霍成性的勒胡在父親逝世之後,散盡遺產。 1890 年,勒胡擔任法庭書記,也寫劇評, 1894 年開始擔任《巴黎晨報》特派員,曾經親歷報導 1905 年的俄國國命,也曾報導巴黎一處歌劇院的地窖,在巴黎公社時期如何成為地牢。 1907 年,勒胡辭去記者工作,全心投入創作,以其文學造詣、法學專業、及多年的記者歷練創作小說,筆下虛實交錯,高潮迭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