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9月20日 · Moment Diary 私人離線微博,Android日記本記錄圖文短語. 作者: Esor Huang 9月 20, 2011. 最近我開始練習養成一個習慣,每天上下班通勤的空檔,試著讓自己做些簡單的晨間冥想與晚間回憶,如果這時候心中忽然迸發出什麼有意思的想法,或是把一天曲折離奇的經歷整理 ...

  2. 2018年9月7日 ·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

  3. 2012年6月23日 · 1.一個一個切換、載入,很浪費時間,而且每個App操作體驗不同,影響閱讀效率。 2.很多資訊會在不同社群App重複看到。 3.預覽、閱讀圖文連結內容的步驟比較繁瑣。 4.有很多社交動態、互動的干擾。 而上面這些問題,都可以在Flipboard獲得解決。 用Flipboard匯流社群資訊: 我會在Flipboard中匯流自己的Facebook、Twitter、Google+、Instagram、新浪微博、Google Reader等帳戶的內容。 當然,我不是全部匯流,而是只添加「過濾後的頻道」到Flipboard中 ,例如Facebook中的好友名單、達人名單,Twitter中的科技、社會資訊列表,Google+、微薄或者Google Reader一樣也只添加最重點的分類。

  4. 2019年2月27日 · 這就是這本《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任務整理系統》,我的 2019 年最新著作,目前已經在客來開放預購! 為什麼我現在要寫這本書?

  5. 2017年12月18日 · 相對有效和常常無效的3個方法. 作者: Esor Huang 12月 18, 2017. 「專注力」,是焦慮而雜事纏身的朋友,或是拖延與分心的朋友,都想要獲得的能力。. 這個詞彙很美,但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要專注?. 一定要專注才是好事嗎?. 所謂專注是什麼意思?. 我對 ...

  6. 2017年5月1日 · 1. 目標很全面,但沒有下手處: 例如我前陣子正在撰寫自己的新書《 比別人快一步的 Google 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 》。 如果我在列待辦清單時這樣列:「寫一本用Google改進工作流程效率的書」,這樣的目標看起來好像沒問題,卻不是一個好的行動。 因為「改進工作效率」太全面,什麼事情都是改進工作效率,到底我要如何寫才能幫大家改進工作效率呢? 所以這樣的行動不是好行動,反而讓我「 不知道怎麼行動 」。 2. 任務很籠統,具體成果不可見: 當我要開始寫書了,我會在待辦清單上列出寫書計畫,但如果我的計畫這樣列:「開始寫《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的「時間Hack」章節」,好像也沒問題,但仍然不是個好行動。 因為「開始寫」很籠統,要寫多久? 要寫多少?

  7. 2015年6月23日 · 1. 閱讀時順手摘要、劃出重點在哪裡. 2. 比起剪貼他人資料,更重要的是加上自己的筆記. 3. 收集時順手搜尋其他相關筆記,並做出連結或合併. 單純的累積或收集其實也會有幫助,但是比起一個收集「他人資料」的他方資料庫,建構一個 「自己曾經想過」的個人知識庫 ,後者的意義更重大,幫助也更大。 這部分我曾經在過去很多篇文章裡分享過實際的做法,而上述這段可以說是我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意義所在。 有興趣參考更多實際做法的朋友,可以延伸閱讀: 用 Evernote 開始完美讀書計畫:抓重點閱讀心得複習. [偷看別人的Evernote] 我的 Evernote 看電影心得筆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