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當時社會的閱讀趨勢是文章短小通俗我想到我的見解應從知識階層推向大眾於是從1995年底開始了在蘋果李怡專欄」。 不知道什麼緣故,《信報在1996年初以版面調動為由叫停了我的專欄當時因九七已近傳媒紛紛自我審查於是有人以陰謀論來猜測信報處理我的專欄背後有政治原因。 這些意見甚至公開在包括《信報》在內的一些專欄發表。 我自己倒不認為是這樣。 我傾向於自己太忙,寫得太多,因此《信報》專欄可能不像過去那麼受歡迎有關。 《信報》老闆林氏夫婦對我一向尊重,我們的關係良好。 我在《信報》最後一篇的題目是《自由的代價是永恆的警覺》,期待這份報紙延續新聞自由。 從1984年至1996年,我的《信報》專欄共寫了12年。

  2. 報章專欄. 視像. 音像. 文字專訪. 文學檔案. 推介書籍. 近年講座. 影響至深的作家. 脫離左派. 人生理念. 參考資料. 李怡 (1936年4月13日—2022年10月5日 [3] ),原名 李秉堯 [4] ,籍貫 廣東 新會 ,出生於 廣州 ,1948年移居香港,是 時事評論家 、作家,其他 筆名 包括 舒樺 、 齊辛 等。 生平. 李怡1936年出生於 廣州 ,祖籍 廣東 新會 蓮塘 [2] ,父親為 粵語片 導演 李化 ,堂兄為粵語片導演 李晨風 [2] ,二姑姐為 上海 知名影星 李麗蓮 [2] ,堂兄兒子為前 亞洲電視 管理層 李兆熊 [2] 。

  3. 李怡專欄世道人生三年 傘運三年香港越見沉淪一波一波抗拒強權侵凌的抗爭都以失敗告終

  4. 2021年10月9日 · 2021-10-09 05:50. 人氣. 現正熱映中. 1948年到香港,與父親、姐姐。 (李怡提供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 1970年創辦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月刊任總編輯28年至1998年終刊。...

  5. 2022年10月5日 · 22. 香港著名作家時事評論員李怡今晨5日在台灣離世。 1936生於廣州的李怡,一生與文字及政治評論結緣,年輕時信仰社會主義,到1981年脫離左派,政治身位由左轉右,創辦的雜誌以剛正不阿的兩岸評論見稱,先後遭受台灣及內地查禁。 李怡生前回顧這段往事時,解釋當時有了「要忠於自己」的醒覺,覺得整個社會由權力主導有很大問題,因為權力並不理性、亦無法量化。 近年香港經歷連串社會運動及政治事件,特別2014年「佔中」後,本土思潮與傳統民主派路線爆分歧,李怡多次聲援本土派。 前年《港區國安法》實施,李怡移居台灣,去年《蘋果日報》停刊前宣布擱筆,形容港區國安法是「實實在在的壓力」,晚年繼續在網上連載回憶錄,講述自己一生經歷及立場轉變,對香港前途及社運的看法,當中特別關注年輕人及海外港人處境。

  6. 2022年10月5日 · 港聞. 政情. 作家李怡台北逝世 享年86歲. 撰文:文維廣. 出版: 2022-10-05 15:31 更新:2022-10-05 21:42. 195. 居於台灣的香港專欄作家李怡今早逝世享年86歲台灣中央社報道李怡今晨病逝於台北國泰醫院專欄作家沈西城今日5日在Facebook表示:「李怡先生走了哀悼」。 《香港01從另一個消息確認李怡死訊。 晚上,李怡兩名女兒在Facebook更新消息,公告父親今早9時在台北逝世,喪禮安排不日奉告。 李怡是著名作家,1970年創辦《七十年代》雜誌,1984年更名為《九十年代》。 該雜誌集合知識分子批評兩岸時事,先後被台灣、內地查禁。 2007年起,李怡為《蘋果日報》撰寫社論《蘋論》,言詞辛辣。 《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李怡移居台灣。

  7. 2021年11月20日 · 蘋果日報於1995年創刊我在這一年年尾開始在論壇版寫每週六篇的評論李怡專欄」,2005年擔任論壇主編至2014年其間在名采寫過散文寫過蘋論」,寫過小評」,2016年開始寫世道人生專欄至今年3月底。...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