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0月1日 · 每個人都需要準備的一張問題清單:突破難關思考術. 作者: Esor Huang 10月 01, 2015. 昨天和創易九宮格筆記的 蔡巨老師 聊天,我們講到九宮格筆記、心智圖、清單思考,乃至於現在最流行的康乃爾筆記法價值,我們講到為什麼要套一個方法在自己的創意思考或 ...

  2. 2014年7月31日 · 這五個數位工作方法,幫助我和我的缺點和平共處. 所謂的工具、方法本身,都是為了解決我們現實生活、工作的問題而存在,但要解決生活與工作的問題,也要認識到自己個人的問題,而我的嘗試是利用什麼樣的工具、應用什麼樣的方法,也能回頭對自己個人產生一些改變。 關於過去的自己:幫自己留下追蹤記錄很有用. 很多事情,不是依靠意志力就能做到,或者說要培養意志力同樣是有方法、有技巧的。 用腦袋去說服自己:「我沒有那麼糟、我還可以。 」這個難度有點高,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些明確的證據,證明自己真的還有可取之處。 我之前在「 如何有效?

  3. 2014年5月13日 · 把這 10 件「不重要的事情」寫進筆記,讓人生更有動力. 作者: Esor Huang 5月 13, 2014. 做筆記,我們通常會先去想,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可以記錄到筆記裡 。. 可能是下次考試會考到的重點解答?. 可能是參加研習時聽到的重要資料?. 可能是工作上老闆交代 ...

  4. 2011年6月7日 · 在網路上沉迷於閱讀的一天,我對網路閱讀的心得與方法分享. 作者: Esor Huang 6月 07, 2011. 我不會說我是沉迷上網,即使我每天的上網時數可能大幅超過各種傳統媒體所調查的國人上網時數平均值,不過,我一不玩線上遊戲,二不逛無名相簿,三沒辦法上PTT,四也很少盯著YouTube看(但會把YouTube開在背景分頁當做 音樂播放器 ),五則也很節制的使用即時通和交友工具,這些大家上網常見的使用習慣我都沒有,那麼我每天上網那麼久都在幹嘛? 在閱讀新資訊、好文章,所以要說的話,我也只承認我是沉迷於網路閱讀。 網路閱讀對我來說是興趣,也是工作,「網路閱讀」非常有彈性、非常即時,還能夠具有很多互動性,好內容當然也很常見。

  5. 2018年9月7日 ·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 接著,永錫這套日記方法論,最最讓我驚豔之處,則是「未來日記-年度目標-目標日記」所構成的「閉環」系統,這在本書2-1提出,並成為全書的核心實踐。 原來,做目標計畫,也可以用「寫日記」來達成!

  6. 2016年8月29日 · 筆記」 就是嘗試用自己懂的詞彙,把老師講的重點重新描述一次,而不是只是抄下那些自己一知半解的專有名詞而已。 「說筆記」 就是假裝自己要把這個知識、理論傳授給別人,甚至要跟別人辯論這個思想時,我會怎麼說? 演練看看? 或是把這個思辨過程寫進筆記中。 「獨立思考」與「融會貫通」 在「寫筆記」與「說筆記」的過程中, 可以讓自己獨立思考,而不是跟著老師或書去思考 ,後者通常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懂了,但其實只是「跟著閱讀所以好像懂」,但只有自己嘗試寫一遍、練習說一遍,才會發現其實思考上還有很多卡關的地方,也會發現哪些環節自己還沒那麼懂的。

  7. 2016年12月21日 · 所謂的「 覆盤 」,是 圍棋 的術語,指對弈結束後,將剛剛的棋局重新一步一步地擺出來回顧,對棋手來說,這可以檢討得失,並且從鳥瞰的視野找出自己大局策略上的毛病。 而對我們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來說,「覆盤」同樣是在一個全面的回顧中,可以跳出原本專注在每一步執行時容易忽略的大局觀,透過事情完結後的回顧,鳥瞰策略上的得失。 在 2016 年的年底,我剛剛幫自己完成了一次覆盤,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為自己建立的五條回顧系統,以及從這些回顧裡獲得的五大反省與啟發(建議反省時,可以採用 KPT 反省法 ,而非單純的優缺點分析): 鳥瞰工作策略的得失. 想起今年尚未實現的重要想法. 練習更準確的專案進度安排. 鞏固美好記憶的堡壘. 用過去的我解決現在的問題. 回顧一:我的一整年份子彈筆記:鳥瞰工作策略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