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8日 · 2022年9月8日星期四. 林筱魯. 下一篇 上一篇. 林筱魯懂中國文化內涵 才能說好故事. 【明報文章】近年本港文化界喜迎新氣象,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相繼建成開幕,使中央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給予香港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新定位漸見雛形,為國家軟實力的提升作貢獻。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2. 2023年11月23日 · 2023年11月23日星期四. 林筱魯. 上一篇. 林筱魯文體旅深度融合 開創「非遺」新產業. 【明報文章】「文體旅融合」是近年文旅發展的新亮點,在全球均呈現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 文體旅世界是一個生態豐富的雨林世界,種類題材包羅萬象。 香港作為中西文化薈萃之地,兼容並蓄,獨具特色。 在西方文化百年浸潤下,城市多元氣質得以形塑;但不變的是植根於上下5000年的中華傳統文化,不少傳統技藝及節慶習俗繼續得以延續和保留,為香港將「文化遺產」拓展成「文化產業」、建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提供了肥沃土壤與多元種子。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3. 2023年12月21日 · 2023年12月21日星期四. 林筱魯. 下一篇 上一篇. 林筱魯港珠可效東京灣 萬山群島拓海洋經濟. 【明報文章海洋是數以億計人食物能源及礦產的重要來源並於健康休閒活動及交通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近年來海洋經濟的價值及戰略意義漸漸引起全球高度關注。 經合組織海洋經濟數據庫的測算結果顯示,2010年全球海洋經濟產出約為1.5萬億美元,約佔世界總增加值的2.5%,按2010年美元不變價格推算,2030年將超過3萬億美元。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9月8日 · 2022年9月8日星期四. 懂中國文化內涵 才能說好故事林筱魯) (09:00) 圖1之1. 近年本港文化界喜迎新氣象,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相繼建成開幕,使中央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給予香港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新定位漸見雛形,為國家軟實力的提升作貢獻。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引起一輪熱潮,自是好事。 友儕中不乏有心人希望能夠借助香港故宮館說好中國故事,故對其定位和策展內容期望極高,也頗多主觀願望。 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上,設立故宮博物館作文化新地標,展示國家歷史瑰寶,實屬榮幸。 惟坊間對展品的褒貶不一,有人質疑為何香港故宮館要在本年尾舉辦「列支敦士登皇室收藏展」,又質疑M+博物館展出的現代視覺藝術作品價值。 港故宮館須超越內地既存角色功能.

  6. 2024年3月11日 · 2024年3月11日星期一. 林筱魯. 上一篇. 林筱魯捨繁冗程序 得成本效益. 【明報文章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政府預計於未來3年基本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峰期中期財政預測的基本工程開支將控制在平均每年約900億元顯示政府對基本工程開支的持續投入。 基建的推展不但是投資未來,亦對經濟民生有所裨益;可惜工程慢、造價高,往往是政府工程為人詬病的地方。 對比鄰近地區,工資高、材料貴,當然是香港建造工程價格高企的部分原因;不過除了工資、物料之外,時間及設計標準均導致成本增加。 工程規管極嚴 往往耗時耗力. 工程進度慢,不是因為建築工人懶,亦不是因為建造行業「拉布」,最大原因歸咎於香港的設計與施工規管系統極度嚴格,往往耗時耗力。

  7. 2023年5月23日 · 林筱魯. 上一篇. 林筱魯基建先行雙軌並重 共建城鄉對接大局. 【明報文章】「基建先行,創造容量」是特首李家超在選舉時提出的重要承諾,並在他首份施政報告勾劃未來的基建策略與藍圖,以落實其承諾。 未來5年、10年正是香港開創新局及實現新飛躍的關鍵建設與重構時期,筆者期望新一屆政府能夠改變過去政府「輕鄉郊,重市區」的格局,以前瞻的大局思維,將「承諾」同時體現於新發展區及城鄉共融、郊野保育的發展中,做到雙軌並行,才能對接香港未來的發展大局。 過去多年,政府官員在處理城鄉發展問題上一直存在「輕鄉郊,重市區」情况。 有路、有水、有電、有網絡、有水冲廁,隨處可見有牌食肆,這些生活所需所要,對居住「市區」的「市民」來說都是理所當然、觸手可及。 然而對不少居於「鄉郊」的「鄉民」而言,仍是遙不可及。

  8. 2023年11月6日 · 2023年11月6日星期一. 林筱魯. 上一篇. 林筱魯以產業建北都 引企業駐北都 行動綱領應添具體引資一頁. 【明報文章】早前公布的施政報告及《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將北都原來的「雙城三圈」概念變為「四大區域」,由西至東,洪水橋及元朗一帶定位為「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新田為「創新科技地帶」、古洞至香園圍一帶為「口岸商貿及產業區」,及紅花嶺至沙頭角等地為「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 目標當中,開宗明義提出「產業帶動,基建先行」。 有土地基建 不等於有產業. 對比以往公布的概念,行動綱領無疑深化了不同區域的發展定位,也列出基本的建設目標和推進時間表。 綱領就土地開發、房屋供應和交通基建確立了必要的框架,但就只能說是一份為目標產業提供可發展用地的「北部都會區空間規劃和土地發展綱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