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17日 · 2018-11-17. 葉 輝. 秀茂坪原名掃墓坪僅為傳聞蘇茅草長滿秀茂坪山頭遂稱蘇茅坪新界九約竹枝詞云:「滘西海隔打蠔墩黃竹洋來日已昏借問行人何處宿龍船灣泊月如銀。 春遊忽到蘇茅坪,睇見牛頭角又生;西草灣前多石匠,山歌嘹亮幾重山。 魷魚灣起波中錦,海面生涯莫浪下;大埗仔是定行藏,嬌女牽情飾冶妝。

  2. 2017年10月25日 · 聖山上,除有這石刻古蹟外,還有「金夫人」,金夫人為宋室公主,在逃避元兵追趕時沉船遇溺,屍身不見,時人為她在聖山建;可惜,在19 ...

  3. 2016年10月3日 · 墓地難求 不如回歸自然. 自1993年到現在,英國興建了近三百個綠色墓園,平均一個多月開設一個,反映綠色殯葬需求殷切。 相對傳統方法,究竟綠色殯葬有什麼可取的地方? 1. 紓緩土地供應不足. 自古以來,土葬是主流做法,但所佔用的墓地,不能像一般樓房及用地,可以給其他人重複使用。 為了紓緩供應壓力,世界各地各出奇謀,如巴西推行家族合葬,在不同深度安放多副棺木,澳洲則把棺材直立式埋葬,代替佔地面積較多的臥式擺放。 較流行的折衷方法是火化死者遺體,再把骨灰放進體積細小的容器,但骨灰龕仍需要空間安置。 綠色殯葬中的海葬、樹葬等,就可以做到「不佔地」效果。 2. 減少消耗、保護環境. 除棺木或骨灰龕、墓碑或牌匾之外,綠色殯葬還針對喪禮、拜祭等活動,兩者都必然消耗大自然資源、損害環境。

  4. 2017年8月26日 · 2017-08-26. 張桂輝. 陳寅恪,是中國現代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 他和夫人唐篔的骨灰安葬在江西廬山植物園內與廬山植物園創始人--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和教育家胡先驌著名植物學家中國蕨類植物學的奠基人秦仁昌著名植物園專家植物學家陳封懷之三老墓相鄰。 廬山植物園,南瀕浩瀚的鄱陽湖,面對巍峨的五老峰、含鄱嶺;最高海拔1,360米,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交接處,長年累月雨量充沛、雲蒸霧罩,鬱鬱葱葱,淌綠滴翠,是著名的亞高山植物園,也是中國第一座正規的、供植物科學研究的植物園。 我青年時代,在廬山人武部工作期間,不止一次遊覽過廬山植物園。 前幾天,借重返廬山探親避暑之機,我又一次走進廬山植物園。 這次主要目的,是去看國學大師「陳寅恪」。

  5. 2019年8月21日 · 位於香港摩星嶺的域多利道扣押中心,又稱「白屋」,由於長年被圍牆與鐵絲網圍起,與外界隔絕,徒添一份神秘感。 不過,隨着有辦學團體落戶此處,原本人跡罕至的「白屋」揭開神秘面紗。 如今,原本殘破的「石屎」建築,已活化為古蹟校園。 建築及保育團隊採用了新舊融合的概念,讓新建築與歷史建築完美結合。 活化後的古蹟校園,外觀大致保留,內部則主要用作教室及休息室。 此外,更設有文物展示中心及文物庭院,讓觀眾置身古蹟校園,回望百年歷史。 採、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慧恩. 「白屋」為三級歷史建築,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着不同任務。 1961年,當年的皇家香港警察把它用作扣押政治犯的地方,並命名為域多利道扣押中心。 此前,約有10年時間,它是皇家工兵團的俱樂部及宿舍。

  6. 2006年6月1日 · 死囚墓地荒廢 懲署懶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6-01] 放大圖片. 墳場的正門雖然沒有上鎖,但雜草叢生,難以進入。 本報記者陳朗昇 攝. 【本報訊】(記者 陳朗昇)死刑在本港早已成為歷史,以往被處死的囚犯遺體,全部都需埋葬在赤柱聖士提反灣畔的「赤柱監獄墳場」。 這群在生時已為罪孽付出代價的死囚,死後續遭政府部門「懲罰」;墳場自2000年起已沒有人打理,雜草叢生,連辨認身份的號碼柱也看不見;更甚是墳場一直只以鐵絲網包圍,半個世紀以來家屬只能在墳場鐵絲網外焚香奠酒,沒有機會盡後輩之責掃墓拜祭。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應改善情況。 監獄墳場位處赤柱聖士提反灣畔,正前方是青協戶外活動水上活動中心,毗鄰海事青年團銀禧訓練中心的燒烤場。

  7. 2003年9月17日 · [2003-09-17] 新聞網外:抗擊「非典」第一功臣 放大圖片 鍾南山與父母及妹妹合影。(資料圖片) ——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魏東海‧ 按:人類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