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2日 · 以下為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聽完教育心理學專家陳志恆的演講後的感悟,很發人省思。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吳姵瑩. 今天聽了陳志恆老師的教養心理學中「引領孩子看見想像中的未來」,心裡真是很有感,這堂講座讓我重新省視自己對生涯的選擇,也重新省視自己在一路發展過程中所具備的能力。 同是在華人文化體制下長大的我們,成長過程中必然有對「未來」的憧憬和茫然,但對於許多陳腐的教條,在志恆老師的演講不禁讓我深刻去思考。 我們同樣在升學主義的環境下長大,以往我們信仰的名校與大公司,以及階梯式的職涯成長,都是我們自小就被灌輸的,因為那是人生未來穩定、安全的一種生活保障。 而為了這些保障,我們要捨棄掉對興趣的憧憬, 可是這些職涯模式在現今的網路世代,已經逐漸崩毀。

  2. 2018年1月5日 · 在這三天裡人們可以盡情想像與這個人親吻時的心情和場景,彷彿自己和這個人接吻了整整三天;再加上一些坐立不安和躍躍欲試,花錢買這樣的三天,實在太值當了。 就像網絡遊戲裡那些定時上線的獎賞任務,偶像團體回歸時一個接著一個的預告,和每周定時上線的動畫和連續劇, 在獲得這些結果之前,處在對它們的期待裡的我們,實際上都是幸福的。 人們願意花錢購買這樣的期待,因為這些期待本身就讓人們幸福。 無論成功或失敗,擁有許多期待的人總是更加快樂. Margaret Marshall 和 John Brown 的研究發現,擁有不同的期待值的人,也擁有不同的歸因方式(attribution style)。 當一個人總是充滿期待,那麼當他的期待成真時,他通常對眼下的局面採取內部歸因。

  3. 2020年10月12日 · 心理紓壓. 【憂慮煩惱為什麼一直浮上心頭?. 】吳姵瑩心理師:其實你真正憂慮的是「你不喜歡的自己」. 愛心理 2020-10-12. 圖片來源: 愛心理. (本文經合作夥伴 愛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原文出處:〈 容易憂慮的人 ...

    • 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 當情緒告急,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健康?
    • 延伸閱讀

    步驟一:當你感受到自己有情緒的時候,請給自己一個容納情緒的容器。 請想像你面前有一個紅燈,或者是其他能夠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的形象或文字,我們可以通過意念,把情緒具體化,並且安置在眼前的容器中。以此來「容納」自己的消極情緒,例如憤怒、委屈等等。通常,這個步驟要維持40秒。 步驟二:檢驗情緒背後的傷痛。 在你忍耐住了自己的情緒之後,需要「檢驗」一下情緒背後的傷痛,不妨列舉一些可以代表自己狀態的詞彙:例如不重要、被漠視、被拒絕、毫無價值、無力、不適合進行人際交涉等等。選擇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用20秒的時間來體驗一下這些情緒。 步驟三:當你意識到自己正感覺到「不重要、被漠視、被拒絕」等情緒體驗時,「問」自己一個問題。 「你真的覺得自己本質上是不重要/沒有價值嗎?」 通常我們冷靜下來的回答都是「不...

    當你覺察到自己有一些情緒上的困擾並已經到了影響生活的地步,請向專業人士求助,做各種相應的評估和了解,再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麼,以下判斷標準來源於:Gerald Schoenewolf 。 1. 經常擔心一些事情 你會經常擔心一些事情,甚至因為擔心而產生睡眠問題。你無法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甚至影響了工作、學業或者家裡生活。你好像對擔心「上癮」了一樣,沒法停下來。而這些擔心並不來源於現實狀況,相反的,甚至你自己也意識到:這些無法停下來的擔心,都是一些無用的擔心。 2. 容易對一些事情感到後悔 如果你容易被後悔侵蝕,你可能會抑鬱。你老想著自己應該說這個說那個,做這個做那個。不幸的是,你這是在折騰自己的內心,同時也在傷害你的身體。可是儘管你知道後悔無用,但是很難停止這個思緒。 3. 常常生氣 你常常想...

    【因為在意,所以受傷】總為「批評」陷入負面情緒?諮商心理師:練習打造大小適中的「過濾網」 【誰讓你總是先說好】臨床心理師:把「情緒選擇權」放在自己身上,讓討厭的人也成為貴人 【情緒心理學】是什麼讓人瞬間失控?諮商心理師:身心狀態脫離了「容納之窗」 (本文經合作夥伴 簡單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生活这么累,怎么有效的调整自己的情绪。?〉。

  4. 2019年11月25日 · 神經學家 John Cacioppo 是研究孤獨的專家,他提出了減輕孤獨寂寞感的3 個步驟:1. 辨識(recognize)2. 理解(understand),3. 回應(respond)。. 辨識出那些孤獨的訊號,不要拒絕/否認這樣的感受,再來是理解這樣的感受對你的大腦、身體、行為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

    • 歐陽巧瑩 欲照1
    • 歐陽巧瑩 欲照2
    • 歐陽巧瑩 欲照3
    • 歐陽巧瑩 欲照4
    • 歐陽巧瑩 欲照5
  5. 2021年8月18日 · 為什麼有時候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達成了追求已久的目標,卻無法打從心底地感到開心?. 諮商心理師 吳姵分享,那是因為我們不夠喜歡當下的那個自己。. 而當我們真正地接納了自己、剔除了心中那些來自四面八方的「自我否定」,就能在讓自己真正 ...

  6. 2020年9月10日 · 心理紓壓. 【情緒來襲總是煩躁焦慮?. 】諮商心理師吳姵:你可能在「抹黑情緒」了. 愛心理 2020-09-10. 圖片來源: Unsplash. (本文經合作夥伴 愛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原文出處:〈 情緒讓你煩躁又焦慮?. 心理師:你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