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5日 · 不過亦有一些基本因素可以考慮,例如住屋成本,例如目前的居住面積是否足夠,若不足需要搬到一個更大的家居,亦會增加育兒開支,飲食和日常開支,例如孩子的食品、衣物、玩具等開支,而且不會斷絕,會隨孩子的年齡增長而增加;教育和托兒費用 ; 醫療 ...

  2. 2023年10月25日 · 一文睇清政府有咩方法鼓勵你生育. 理財智慧. 發布時間: 2023/10/25 13:14. 最後更新: 2023/10/25 20:21. 分享: 全城關注鼓勵生育政策。 香港出生率持續處於低水平,本港夫婦平均子女數目下降至2022年的0.9名新低點。 同時,香港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之一,65歲及以上長者佔全港人口比例,將在未來十年內由兩成攀升至近三分之一。 李家超表示,生育是人生重要決定,牽涉不同考慮,各地經驗及文獻都指出,生育率並非單靠政府政策可大幅提升,但面對出生率持續處於低水平,政府必須有政策導向,鼓勵生育。 將採取各種措施. 新生嬰兒獎勵金. 向每名於今日起在香港出生而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發放一筆過2萬元現金獎勵,為期三年,之後再作檢討.

  3. 2023年12月7日 · 他尷尬表示,「雖然我不是很虔誠的教徙,但小孩是上帝給予的禮物,故不忍心放棄這兩個小生命」。 雖然4個小孩不是計劃之內,但他坦言,若有經濟能力想生更多小孩。 但目前的經濟情況下,加上太太的身體因在短年期內生4個小朋友及開刀的緣故,實在不想再讓她冒險,為免再有「意外」,故他早前決定做絕育手術。 他補充,即使將來是否與太太離婚,亦不計劃再有小朋友,因為4個已經很足夠了。 他提到政府未有提供足夠性教育,「因為有不少夫婦即使有做足安全措施,使用避孕套亦不是百分百避孕」。 生仔要考慮經濟能力. 在這個競爭激烈又現實的社會,一對喜歡小朋友的夫婦因生養眾多而被網民責罵,到底是社會出現問題,還是大眾的思維有錯誤呢?

  4. 2023年8月21日 · 每個香港人都希望擁有自己的蝸居,為了支付買樓、供樓的費用,有些人會打超過一份工。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30歲,為增加收入打兩份工,每天工作十多小時,每月大約有3萬,他雖感到疲累,但為了未來的房

  5. 2023年5月12日 · 咁到底人工幾多先好呢? 全球出生率下跌,現代女性不再只追求家庭生活而是轉為追求個人的自我成長。. 中國人口逾半世紀亦錄得首度下跌的情況。. 因為內地不少專家提出解決方案。. 當中人口學專家黃文政近提出,「生孩子、養孩子本身應該是一個工作,她 ...

  6. 2016年12月23日 · 21歲被人告抄襲,要去聽證會自辯。 之後做過無數兼職,創過兩次業,試過兩年蝕晒60萬,每月得3,000元生活費落袋。 之後還要打兩份工養公司,欠落許多街數做過廣告公司,事業路上漂泊流離,讓阿爸很不滿意。 直到2014年,才憑著塵,找到人生新路向。 塵漫畫(DustyKid授權刊登) 位於上環弓弦巷的DustyKid期間限定店,位置僻到連隔籬擺檔的小販姐姐都不認識,但前來朝聖的人卻遠至元朗屯門,由12月17日起,塵爸及團隊在上環做到無停手,塵店員忙到在facebook留言: 做到完全倒下了,幸好有同事支撐,快速update大家後我要睡一睡……。 辛苦晒,因為微塵雖小,但團結就是力量。 塵爸說自己不是網絡紅人,只不過fb和ig各有超過8萬及3萬粒塵追隨。

  7. 2020年9月19日 · 我對剖腹產子有另外見解,它本身是醫學進步的產物,是幫助一些難以正常生產的孕婦減低生產時的風險,是一種科學的體驗。 如果科學的出現是有違天意,那世上很多東西都是逆天而行。 從人性角度出發,父母為自己的BB選擇時間出世,絕大部份都是希望BB身體健康、讀書聰明、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平心而論,如果擇日剖腹產子是可以為社會多添一個有用、正面、健康的人,絕對是一種「善業」行為。 不少人都認為,如找師傅擇日剖腹產子,就一定可以擇一個最好的時間。 對不起,事實並非如此。 每個孕婦都有一個預產期,如果是正常的剖腹,最理想的時間是BB之37至40周歲期間,換言之,可選擇的日子只有20日左右。 以我過去幫人擇日產子的經驗,這短短20日當中,真正好的日子,其實只有2至3日,如要配合吉時,極其量只有1至2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