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3日 · 黎永良生活照 . 點擊圖片放大. 30多歲就財務自由,你可能以為黎永良出身富貴。 不過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小時候家裡環境很貧窮,父親當時收入不多,吃飯也成問題,早上吃飯,晚上可能只有飯焦拌白開水。 但靠着個人的努力,黎永良考入香港大學,其後再獲滙豐銀行聘用當上實習行政主任,其後努力學習不同的投資知識,終能夠在30多歲已達財務自由。 現時黎永良坐擁大宅,有傭人也有司機,與過去形成很大對比,亦令人羨慕。 雖然是這樣,他仍然過得樸素,他並沒有穿名牌或戴名錶,亦沒有架子,不認識他的人,看見他就如街上一位有禮的大叔一樣,你不會發覺他是一位理財有道的專家。

  2. 2018年10月1日 · 年輕一輩未必認識葉茂林,現為耀才主席的葉茂林,在創立其證券王國時也捱過不少苦頭,創業做大老闆之前,由小販做起,賺到他的第一桶金。 「當年做小販一點都不容易,經常受黑社會欺凌,又擔心畀警察拉。 但賺不到錢的話,全家都會捱餓。 」葉茂林早年接受傳媒訪問時,道出他當年以小販維生時的日子。 也正因為當年做小販的日子不易捱,但為求生而要捱,造就他不言敗的性格。 其後,葉茂林涉足多個行業,為了以小本博大利賺更多錢,他開始炒賣黃金。 但炒金之路,他也曾經損手,輸掉近八成身家。 但炒賣損手並非對他造成陰影,他將餘下的兩成身家,轉戰成衣配額行業,其後生意愈做愈大,真真正正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於90年代初,成衣行業環境有變,葉茂林開始考慮轉行,賺錢為首要考慮,遂於1992年成立耀才證券。

  3. 2018年10月9日 ·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隨着KOL的數量增加,網紅數據分析平台就提供了綜合的數據給廣告商參考。 【KOL排名】本港10大KOL 你識幾多個? 撰文 : 曹佩鈞 本網記者.

  4. 2022年2月25日 · 發布時間: 2022/02/25 15:10. 最後更新: 2022/03/01 10:47. 分享:. 香港人最愛返工,相信大家都不會質疑。. 被稱為「美女股神」的雅媛4年前於中大金融學系讀書,當年她參加了由7間大學合辦的中港大學生模擬投資比賽,將100萬本金投資股票,變成了2,000萬元,她 ...

  5. 2021年4月26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4/26 16:54. 最後更新: 2021/04/26 16:59. 分享: 在1980年代初,基金經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成為世界上其中一位著名的投資者,其管理的基金Fidelity Magellan在1977年至1990年間,每年產生約29%的回報,為投資者創造豐厚的收益。 不過,他最有名的是其經典著作,包括《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及《戰勝華爾街》等,為投資者帶來無數的投資智慧,以下將其觀點簡化為10條黃金法則供大家參考。 Peter Lynch十個投資法則 . 點擊圖片放大. +7. 投資你了解的公司. 這是其最著名的法則,但不少人對林奇的這個法則有所誤會。

  6. 2019年7月17日 · 1.閒錢買銀色債券. 將所有閒錢瞓落去申請銀色債券。 因這是世上極罕有,包保有賺無蝕,賺硬三厘利息的投資! 2.政府年金求安心. 買年金、求安心。 買的,是政府年金,買100萬元,男性,每月有穩定「收入」5,800元直至離世! 上限買300萬元,買盡,即月月出糧17,400元。 年紀大,最重要有個經濟上安寧的心。 揸住現金300萬vs一生一世月月有17,400元,我選了後者,因我要終身保障(無人可以承諾你,包括兒女! ),我成功了。 3.跌市入貨之選. 跌市或股市大調整時,若以下股票跌多過52周最高價位兩成,即可放心入貨:中電(00002)、煤氣(00003)、新地(00016)、新世界發展(00017)、港鐵(00066)、港交所(00388)、領展(00823)。

  7. 2019年2月15日 · 由投資角度來看,雷志海認同首域過往表現極佳,但認為無任何一個基金經理能做到「天下無敵」,並指所有基金總會在某些時候表現出色,某些時候相對失色,而該行作了詳細分析後,發現首域亦有部分地方較弱,「例如牛市尾段時通常跑輸,這是他們的投資特色,因為他們不喜歡追逐貴股,且通常買一些(業務)較紮實的公司,而大家亦知道牛市尾段時雞犬皆升,這些市場環境未必有利首域。 沒有基金經理做到「天下無敵」 因此,永明採用「多元經理」模式,冀靈活應對市況,減低跑輸市場或同業的時間。 但雷志海同時強調:「(首域在牛市尾段跑輸)並非他們的錯,因為每個基金經理均專注其強項,而我們做的便是補足這段時間。 【原文: 運用多元經理模式 MPF取長補短 (收費文章)】 撰文 : 莫亦熙. 欄名 : MPF理財.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