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首先从时间顺序和思想承继关系上看私以为孔孟是根或源朱熹是干儒学集大成者和垄断者),王阳明则是枝王突破了朱熹学说对孔孟的权威垄断自成一家但是他并非对朱的打击和完全否定从他以朱的格物说入致良知还是看得到 ...

  2. 2020年6月3日 · 朱熹理学格物论 从表层看,也就是从行为层看,包括读书以推究义理 应事接物以求事物之应然 即事物以考其所以然。 这几个部分不能偏废虽然在现代的一般眼光来看事物的所以然与行为的应然是不同的但是在朱熹看来两者背后都有理存在那么更深入一层在事理层看朱熹理学中事 物两者往往混用,因为两者都以理为依据,理在这一层面上是事与物之所以然,格物的意思是即事物而求其所以然。 也就是求行为与事物的规则。 王守仁静观竹子,是可以对竹子产生一些理解的,但是这种理解还未深入到竹子的所以然的层面上,这是因为没了解朱熹理学中事理与性理的联系。

  3. 2015年4月25日 · 社会. 王阳明(王守仁) 朱熹. 如果儒家文化复兴,谁的思想会更受到推崇? 王阳明还是朱熹? 二者有何区别? 传统文化当然包括诸子百家,佛家,道家,不过这里仅讨论儒家,尤其宋明理学,很早就知道王阳明是个大猛人,对朱熹不太了解,只知道存天理,灭人欲是他提出的。 显示全部 . 关注者. 290. 被浏览. 124,548. 4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三种不同的红色. 听老婆话。 跟党走。 549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谁的思想会更受到推崇,这个我不知道。 不过他们之间的区别,我倒可以谈谈。 朱熹的学派是理学,王阳明的学派是心学。 ——其实把王阳明和朱熹并列是不太妥的,因为王阳明并不是心学的开创者, 心学 的开创者是陆九渊,号象山,世称 陆象山 。 我们一般是把朱熹和 陆九渊 并称的。

  4. 2021年6月5日 · 更何况与阳明同时代的罗钦顺在阳明写出《朱子晚年定论》后即指出阳明列出的论据有些实际上是朱早年的言论。所以几乎可以确定,阳明写的《朱子晚年定论》并非是事实。那么阳明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

  5. 2022年8月1日 · 11. 被浏览. 3,458. 8 个回答. 默认排序. 一步天涯. 慈善募捐行业 从业人员. 5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朱熹 是理学,强调一个理字,即万事万物均有其理。 格物穷理,即可掌握天地规律。 天不变,道亦不变,理亦不变。 强调理的唯一性和保守秩序,要求人们 无条件服从 。 在初期有利于达成良好的秩序,发挥集体的力量,迅速恢复及发展生产力。 到后期形成固化,死板一块,泯灭个性,就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王阳明 是心学,强调一个心字。 从心即理、 知行合一 到致良知,都是围绕这个心字说学。 心外无理, 格物致知 也是格心之不正以归于正。 万事万物均从心上生发,讲究执而不发,发之皆中节,就是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强调个性和实事求是。

  6. 8. 被浏览. 3,441. 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行者 wallstreet. GE. 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核心就是“心即理”。 哲学家都想通晓事物规律,《周易》即就是讲规律的一本书。 在老子叫“道”,在朱在“理”,都有规律的意思。 “陆心学”,陆九渊说“心即理”,阳明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 那么心学和其他学说在寻找规律有什么不同。 其他的基本都认为,道和理自然界中,在心外,所以朱说“格物致知”。 而阳明亲身实践之后,否定了这种观点。 “龙场悟道”,在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阳明突然醒悟,“理”其实就在自己心中呀。 说了这么多,你肯定还是很糊涂。 所谓“心即理”,就是说,每个人天生都是圣人,你一生下来,天理就已经寄存在你内心,你只要遵循内心的指引去做事就可以了。

  7. 2018年4月26日 · 83 人赞同了该回答. 首先呢,现代是尊重科学理性的时代,所谓科学,就是一科一学,所以除非你老师选修并拿到了军事学硕士之类的学位,基本上这种跨学科的说法也就是他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 其次呢,我们中国并没有什么唯物、唯心、主观客观之类的概念,这都是科学理性的概念思维所带来的,我们中国传统上只有经验理性以及形象思维。 从这点来说, 朱 都是依靠经验、套用相似性原理以想象中的 思维实验 对现实中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两者相差的是理念、是人生阅历、是对方法论的应用有所不同。 朱子是把儒学的价值外推为天理,这是为了对抗佛道的压力而将 儒学价值观 神圣化,用天道予以加持,是为了巩固儒学的地位而不受佛道的冲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