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4日 · 在職場上,只有專業還不夠,永遠不會停止的新問題,工作者如何有效率的拆解與解決? 在人生中,解決問題,其實就代表獲得新技能、邁向新階段、達成新目標。 從這樣的角度出發,作者和我經歷了一年的製作期,琢磨出了下面這樣的大綱: 第一章:拆解問題的技術. 1-1 沒有拆解的人生,只會原地打轉. 1-2 拆解問題:不是套用成功經驗,而是先拆解自己. 1-3 第一性原理:找出真正不能改變的,並從所有可變中突破. 1-4 創新的支點:不是直覺靈感,而是拆解出現實洞見. 1-5 做與不做:不是熱血衝動,而是選擇最佳現實解答. 1-6 以終為始:不是拆解眼前問題,而是朝向最終問題. 1-7 決定次序:不是什麼都做,而是決定最高效率流程. 第二章:拆解職場難題. 2-1 如何拆解職場上需要快速學會的新任

  2. 2018年12月25日 · 工作愈忙愈要認真玩,兩步驟練習放下工作後更有效率工作. 作者: Esor Huang 12月 25, 2018. 過去的我常常會想:工作都這麼忙了,怎麼有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休閒?. 工作這麼累,怎麼有時間去運動?. 工作做不完,哪有心情安排其他生活任務?. 但在今年自己的 ...

  3. 2016年12月3日 · 學會如何寫一封精準商務郵件的七條法則. 作者: Esor Huang 12月 03, 2016. 在這個即時通滿天飛,也有各種企業溝通平台(如 Slack 、 JANDI )的時代, 寫一封精準有效率的郵件,還是商務工作上必備的技巧。. 即時通就是即時通訊,適合快速的討論事情,但即使如 ...

    • 隨時記錄
    • 保持回顧
    • 結論
    開一則任務筆記,同個任務的記錄應該都在同一則筆記中。
    一邊做,一邊記錄做了什麼步驟。
    一邊做,一邊記錄還想到什麼步驟要做。
    步驟中,註記執行過程中產生的想法。
    補上我有做,但之前記錄時可能漏掉的步驟
    做完後發現不必要的、錯誤的步驟,劃一條刪除線
    想想下一次可以加上去的步驟
    重新調整步驟順序
    隨時可以接上之前被中斷的任務,即使任務有時被耽擱很久,也可以再次快速接上。
    幫助我把這個任務做好,減少出錯、確保成果是想要的成果。
    還能在未來執行類似任務時,幫助我規劃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任務。
  4. 2020年3月16日 · 一,用一頁筆記,管理職場所有專案與雜事. 我會建立「一頁筆記( Page )」,就在這一頁筆記中,延伸多個層次,來管理所有職場上的事情。 為什麼所有職場上的事情,都從「一頁筆記」開始延伸管理,而不是一開始根據專案分成多頁筆記呢? 我的想法如下: 雖然職場上的專案、任務非常多, 但既然都是「同一個公司內」的工作,彼此也會有相關。 做為一個工作者來說,要安排的就是公司內「所有工作」的流程與時程, 所以應該統一管理,並且可以排程。 應該有一個自己在職場上的總目標 ,然後才延伸出各種專案、任務。 所以,我先在 Notion 建立一個[ New Page ],然後在這頁筆記中,把這個年度,職場上的 目標願景、關鍵成果 ,用簡單的筆記功能列舉出來。 二,不同類型專案,用不同資料庫管理.

    • 發展局工務科1
    • 發展局工務科2
    • 發展局工務科3
    • 發展局工務科4
    • 發展局工務科5
  5. 2017年7月27日 · 該文作者提到「 建立一套工作資訊流 」(原文為:工作信息流,我將其翻為台灣較慣用的資訊流),就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我也深有同感,並且貫徹我自己的工作資訊流多年。 為什麼要建立「工作資訊流」? 我的真實工作情境是這樣的: 我要同時進行多個不同專案,這些專案的資料與任務不會有序出現,而是無序的同時出現。 一個任務的細節常常不會一次搞定,而是會在不同時空片段出現。 每個人跟你交代事情時都說很重要,但你真的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這就導致了 工作碎片爆炸 ,我相信大多數朋友應該也是類似的工作情況。 但是如果讓工作一直呈現這樣的碎片爆炸狀態,那麼: 工作的速度就會因為要一直找資訊而降低。 工作的正確度也會因為漏東漏西而下降。 工作的選擇更可能一直瞎忙瑣事而缺乏成就。

  6. 2018年6月16日 · 從具體願景中,拆解出需要實現的幾個部分 : 例:每天跑步、身體訓練、心情愉快。 展開每個部分需要解決的問題 : 例:什麼時間可以跑? 如何逐步練習? 跑步時可以有什麼變化? 根據問題找出解決行動 : 例:排出自己每日時間表、閱讀一本跑步書、測試各種跑步配備。 歸納可以一起解決的行動,形成子專案計畫 : 例:晨間時間計畫、身體鍛煉計劃。 面對一開始茫無頭緒的專案,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好? 以及在許多混亂的行動步驟中,如何找到這個專案中有價值的進度、任務、子專案? 但是經過上面一番梳理,專案就可以從發散慢慢聚焦, 最重要的是「理清」最後的「子專案」 ,因為那才是我們應該聚焦去完成的,對於專案達成最有意義的部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