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7日 · 紅耳鵯是香港常見的雀鳥漁護署B仔自然教室facebook專頁近日介紹4種香港可見鵯屬雀鳥Bulbuls)——紅耳鵯栗背短腳鵯綠翅短腳鵯和白頭鵯鵯類多以小群出沒食物主要是果實種子和昆蟲在市區公園灌叢林地和濕地均可發現牠們蹤影

  2. 2022年4月6日 · 春天鳥鳴當中升Key雀噪鵑的叫聲更是為人熟悉的報春曲漁農自然護理署B仔自然教室facebook發帖介紹香港較常見4種杜鵑科雀鳥八聲杜鵑噪鵑大鷹鵑和四聲杜鵑並輯成小圖鑑讓大家認識牠們及其獨特的叫聲

  3. 2024年5月12日 · 達全港鵐種三成 多種港罕見. 觀鳥會自2021年底開展由大嶼山保育基金資助的山海之間水口自然保育管理計劃」,包括在水口村展開生境優化為期3年資助金額約1289萬元觀鳥會項目經理張家駿表示由於當地棄耕多年計劃首年先在當地進行一系列前期生態及水文研究制訂生境管理規劃並以人手方式開田」,每幅農田按昔日界線劃分一步步將棄耕多年的農地重新打造成濕田成為各種野生動物棲息的淡水濕地。 半世紀首產水口米 今年擬大擴耕地. 張家駿說,復耕計劃用了一年多時間做前期研究,至去年中才正式「開田」,面積約1200平方米,「5、6月開田,7、8月插秧,至11月收割,其間遇上9月的世紀暴雨及10號風球,插秧後又有部分秧苗被蛾蟲噬食至枯死」,最後只生產了約20公斤「水口米」。

    • 噪鵑。噪鵑的鳴唱聲為重複的「ko-el、ko-el」,持續響亮且漸漸提高音調。夏季在市區的大型公園及樹木生長的開闊地方都可以聽到噪鵑的叫聲。【音檔:噪鵑叫聲】
    • 暗綠繡眼鳥(相思)暗綠繡眼鳥(又名相思)身上呈鮮綠色,喉和尾下呈黃色,具明顯白色眼圈,叫聲是輕柔而有點顫抖的「吱」聲。【音檔:暗綠繡眼鳥叫聲】
    • 紅耳鵯。紅耳鵯有黑色冠羽及紅色頰斑,叫聲是輕快的「bulbi-bulbit」。【音檔:紅耳鵯叫聲】
    • 白頭鵯。白頭鵯頭頂後部為白色,背部為橄欖綠色,「bulbi-bulbit」叫聲較紅耳鵯沙啞。【音檔:白頭鵯叫聲】
  4. 6 天前 · 【明報專訊】在科技未為發達的年代,人們謹言慎行,生怕只要「講錯嘢」、「做錯事」,就會帶來自然災害。這些約定俗成的忌諱慢慢成為文化及語言的一部分,甚或成為不成文乃至成文的規定。時至今天,忌諱已經植根於不同語言當中。即使部分人不再相信「開口夾着脷」,但基於傳統、文化 ...

  5. 2024年4月22日 · 明報專訊政府今日就新田科技城的環評報告向環境諮詢委員會大會闖關」,據政府近日向委員會提交的生態再造及管理計劃」(下稱計劃」),當局在原報告中額外增加4種雀鳥包括小白鷺池鷺牛背鷺及綠翅鴨作為指標物種以計算補償措施成效並推算新田科技城項目雖會引致4種雀鳥數量減少但在推行緩解措施後均不減反增當中以小白鷺增長最多每公頃淨增長約204隻增幅約34%。 環團認為新增4個指定物種仍涵蓋不足,又指管理計劃細節欠奉,難判斷提出的措施是否足以補償填塘工程帶來的生態影響。

  6. 2021年11月7日 · 在濕地公園不時會見到鷺的蹤影,香港濕地公園在facebook專頁說明,在香港常的鷺分小白鷺、中白鷺及大白鷺,牠們雖然外觀相似,但可從牠們的體型、喙部(嘴)和腳趾的顏色作簡單辨認。 小白鷺 ︰體型最細,黑喙,黑腳,黃腳趾。 其頸部較中白鷺和大白鷺短。 繁殖期時,頭後會長出兩條幼長飾羽,胸下背會長出繁殖羽,俗稱「婚羽」。 中白鷺 ︰體型中等,身長約70厘米,喙尖微黑但整體黃色,黑腳,爪偏黑。 頸部呈「S」形,但不及大白鷺明顯。 繁殖期的中白鷺,嘴可以呈黃色帶黑,亦可能呈全黑色。 大白鷺 ︰體型最大,身長近1米,黃喙,黑腳趾。 頸很長,有明顯的「S」形扭結,形狀奇特,嘴裂超過眼睛。 繁殖期嘴部會慢慢變黑,面部呈現青藍色。 其他觀資訊: 大紅鸛九龍公園孵蛋【有片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