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4日 · 明報專訊糖尿病人需服藥控制血糖水平年輕病人擔心服藥後增磅年長病人則擔心藥物導致血糖過低暈倒自行減藥糖尿藥是否一定會有副作用

  2. 2021年11月14日 · 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衛生防護中心指出香港約有十分之一人口患有糖尿病中心表示適當的飲食調節能有效讓血糖保持或貼近正常水平有助預防或延緩糖尿足糖尿眼疾糖尿腎病等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如能適當分配一天的醣質攝取量便可 ...

  3. 2019年7月15日 · 苦瓜降血糖 狂食招腸胃不適. 【明報專訊糖尿病人在飲食上有不少忌諱。. 網上流傳常食苦瓜、飲苦瓜汁,或以苦瓜乾來泡水,有助控制血糖。. 因為苦瓜含有與胰島素相似的物質,具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 ...

  4. 2022年4月25日 · 港聞. 2022年4月25日星期一. 港聞二. 下一篇 上一篇. 品嘗美食不怕血糖飈升 港研低升糖處理技術. 圖2之1 - 這兩個低升糖指數麵包的口感和鬆軟度都與普通麵包無異,原材料亦 . . . . . . 【明報專訊】對於肥胖人士和糖尿病患者來說,一般澱粉質食品的升糖指數(GI)或過高,但市場上低升糖指數(低GI)澱粉質食品在氣味、味道、質感或賣相方面往往未如人意,而且售價高昂,一直未能普及。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最近研究出一種低GI處理技術,可以免除上述缺點,而且對成本影響甚微,大有普及潛力。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馮凱鍵.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技術項目主管尤茹艷博士表示,澱粉質分子結構可分成三種,分別是「支鏈澱粉」、「直鏈澱粉」和「抗性澱粉」。

  5. 2021年10月11日 · 明報專訊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估計全世界有4億多人患有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部分嚴重糖尿病人每日需要篤手指數次以檢測血糖。 有初創企業用8年和7000萬元,研發一款無創驗血糖機。 若順利的話,這產品將於明年底取得所需的醫療器械認證,有助嚴重糖尿病人減少皮肉之苦。 明報記者 薛偉傑、攝影 林靄怡. 舒糖訊息科技(Glutrac)創辦人何耀威表示,已故的母親是嚴重糖尿病人,當年每日要刺手指驗血糖幾次,苦不堪言。 因此,他搜尋無創檢測血糖方法,發現外國有研究文獻提出,可以同時用多種波長紅外線和可見光照射皮膚下微絲血管,反射信號經過適當演算法處理,可計算出被檢測者的血糖值。 這種技術方案可以避免刺穿皮膚取血,也毋須試紙等消耗品。 免刺穿皮膚取血 毋須試紙等消耗品.

  6. 2023年11月9日 · 香港是全球人均壽命最高地區,隨着人口老化,慢性疾病預料也將更為普遍。 根據衛生署年初發表的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本港15至84歲人口中近三成人有高血壓約8.5%人患糖尿病另外高鹽飲食鉀攝取量不足等引致慢性疾病的風險因素亦十分常見45歲以上人士患糖尿病或高血壓的風險尤高他們患上心臟病的機率會從40至44歲的1.1%升至65至74歲的44.5%。 倘若趨勢持續,10年後本港慢性病患者,有可能由目前220萬增至300萬,早發現早治療,有助於控制病情,減低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本港醫療體制,長期以來都是「重治療、輕預防」,公營醫院專科服務佔醫療總開支超過八成,基層醫療佔不足兩成。 公院不勝負荷的問題,近年已顯露無遺,發展基層醫療、提倡「治未病」,對於長遠減輕公院壓力,尤其重要。

  7. 2023年9月25日 · 醫務衛生局公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將於11月中推出所有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均合資格參加計劃以共付模式運作政府會為合資格人士在篩查及階段診治階段提供資助參加者亦須支付一定共付額」,首次支付120元政府建議治療階段診症共付額為每次150元。 血糖偏高人士每年可獲最多4次資助診症,患糖尿或高血壓者則享每年最多6次資助診症。 醫衛局副秘書長李力綱預計,3年先導計劃將有20萬名市民參與。 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稱,由於開始招募醫生至今僅3星期,認為現時醫生參與反應正面,預料計劃正式推出時會多數百名醫生參與,每名醫生料接受數百至1000名病人,足以應付參加市民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