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31日 · 學生經常會問,要怎樣做,才可於中文科取得好成績?. 當然,多閱讀、多寫作是不二法門。. 不過要閱讀什麼類型的作品、寫什麼題材才適合 ...

  2. 2019年1月22日 · 作者提供. 張桂輝. 上個月底,我回到闊別已久的「第二故鄉」--閩北一個群山環抱、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 小住期間,目睹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 ...

  3. 2018年3月26日 · 2018-03-26. 刊於第九五四期《中國學生周報》(一九七 年十月三十日)小思(筆名明川)專欄。. 牛津大學出版社提供. 節選自《曲水回眸--小思 ...

  4. 2016年1月30日 · No.4界石,此為本港最古老界石之一,經考證後,證實界石乃哥連臣在1843年底或1844年初所豎立,標示早已荒棄西灣軍事用地以北邊界。

  5. 2017年12月11日 · 這幾年文憑試中文科說話考試題目都愛引經據典,頻頻出現《二十四孝》更是考起考生。. 《二十四孝》是元代的作品,作者是誰還有爭議,但 ...

  6. 2015年12月7日 · 騎樓:一種歷史,一種文化,一種情懷. 騎樓是一種具有中西合璧風格的建築,這種建築的特點是具有一種可以遮擋陽光和雨水的走廊空間。. 據網上 ...

  7. 2001年12月31日 · 《舊時香港》是著名學者劉紹銘教授一本散文結集。 生於香港,長於香港劉教授,對他成長中所見所感「舊時香港」,情有獨鍾,他筆下這個「舊時香港」,大約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香港,文化是華洋雜處,社會風俗也光怪陸離,但還是帶有一種淳厚樸拙傳統氣息。 劉教授就是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儘管他後來到台灣深造,又到美國去讀取學位,但他始終沒有忘記他舊時香港。 當然,他近年也是以學者身份「回歸」香港,在香港高等學府執教著作,但從他的作品言談之中,無處不流露出「舊時香港」烙印,也是見其與「香港因緣」之深、之厚。 我也是從文字《香港因緣》中認識劉教授。 學貫中西劉教授,在他《吃馬鈴薯日子》、《香港因緣》等作品之中,都非常坦誠地道出了他以往在香港所受社會教育——人生教育和文化渲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