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你是否想搜尋

    聖嬰現象

搜尋結果

      • 聖嬰現象 是指東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它與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約在國際日期變更線及西經120度)赤道位置產生的暖流有關(包括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區)。
      www.wikiwand.com/zh-tw/聖嬰現象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聖嬰現象(西班牙語: El Niño,直譯:「男孩」,中國大陸、香港作厄爾尼諾現象)是指東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它與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約在國際日期變更線及西經120度)赤道位置產生的暖流有關(包括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區)。

  3. 厄尔尼诺现象 ( 西班牙語 : El Niño , 直译 : “男孩”,台湾作 聖嬰現象 )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它与中太平洋和东太平洋(约在 国际日期变更线 及西经120度) 赤道 位置产生的 暖流 有关(包括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厄尔尼诺现象為“东太平洋升温阶段”,周期可持续二到七年(通常接近四年),此期西太平洋的气压较高、东太平洋的气压较低,降雨多发生在9至11月期间 [2] 。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對的“东太平洋降温阶段”的现象,称为 拉尼娜现象 (西班牙語: La Niña , 直译: “女孩”,台湾作 反聖嬰現象 ),此期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低于平均值、西太平洋的气压较低、东太平洋的气压较高。

  4. 聖嬰現象的發展一般約由春末至初夏開始,秋冬季緩步加強,多數在隆冬達到高峰,最後約於隔一年春季逐漸減弱,但聖嬰個案之間還是有許多的差異(圖2)。

  5. 2004年5月18日 · 聖嬰現象,是指太平洋的熱帶海水溫度每隔3到10年的不規則周期,會有異常高溫的現象。 這種現象會引發世界各地氣候異常,而且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會受到聖嬰現象影響。 熱帶太平洋的表面海水溫度,和二氧化碳增加量之間,具有明顯的關聯性,也就是海水溫度一旦上升,3到6個月後二氧化碳的增加量也會升高。 因此,聖嬰現象被認為是一種大氣與海洋相互結合共同引起的現象。 根據科學家估算,整個大氣能夠容納的熱量,和2公尺深的海水能夠容納的熱量差不多,所以只要海水溫度上升或下降1到2度,釋出的熱量就足以對整個大氣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1997-1998年的聖嬰現象,造成1998年7月是有可靠的氣象統計數字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個月。 百科教室.

  6. www.wikiwand.com › zh-tw › 聖嬰現象聖嬰現象 - Wikiwand

    聖嬰現象 ( 西班牙語 : El Niño , 直譯 : 「男孩」)是指東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它與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約在 國際日期變更線 及西經120度) 赤道 位置產生的 暖流 有關(包括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區)。 1997年由 TOPEX/Poseidon 衛星觀測到的聖嬰事件。 南美和北美赤道區域海岸外的白色區域顯示暖水匯集。 [1] 聖嬰現象為「東太平洋升溫階段」,周期可持續二到七年(通常接近四年),此期西太平洋的氣壓較高、東太平洋的氣壓較低,降雨多發生在9至11月期間 [2] 。

  7. 聖嬰現象是熱帶太平洋區域海洋大氣系統的氣候異常變化。 正常氣候狀況時,熱帶東太平洋的冰冷湧升流上升之後,在該區形成海溫較低的區域,這些湧升上來的海水,被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側東北信風驅動,自熱帶東太平洋開始由東邊向西邊流動,形成北赤道洋流。 此洋流沿路受到太陽不斷照射而持續增溫,當抵達西太平洋時,溫度明顯增加,形成大範圍暖海水聚集海域,被稱作暖池。 暖池海域由於其高海溫、高濕氣的特性,提供做為熱帶氣旋/颱風發展的溫床,使得西太平洋成為全世界熱帶氣旋/颱風生成最多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