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2日 · 脊柱側彎是指脊骨向左或向右彎曲成C形或S形,可造成胸悶、背部疼痛、腰痠、肌肉僵硬等,常見的側彎位置在胸椎和腰椎之間。 同場加映:脊柱側彎的影響(按圖👇👇👇)

    • 病情輕微或無明顯外觀問題 嚴重可致影響心肺功能
    • 成因未必與不良姿態有直接關係
    • 兩種常用的診斷方法 其中一種可在家中自行進行
    • 治療可採取保守治療方案 矯正運動無須藥物或手術

    脊柱側彎會造成頸椎、胸椎和腰椎肌肉轉向壓迫神經線,進而影響身體機能。病情較輕的患者可能會有長期失眠、頭暈、胸悶、手腳麻痺等問題;如果側彎角度過大,或會因胸廓變形而造成心臟或肺部功能不良。 外觀方面,病情較輕的患者未必有明顯的異狀,需要進行專業評估才可確認;較嚴重的患者則可能會有頭部傾斜、肩膀高低不一、肩胛骨左右有不對稱地突出、腰部左右不對稱、肋骨突出、盤骨傾側等情況。

    在兒童身上出現的脊柱側彎以「原發性脊柱側彎」最為常見,佔所有個案的八成至八成半。患者的脊椎在出生時並無異樣,但其後在童年開始逐漸變型,普遍個案發病的年紀是在10至15歲之間,影響約2至3%的青少年,即每100名青少年,便有兩至三名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最常受大眾誤解之處是誤以為成因是由不良姿勢導致。事實上,現時醫學界仍未找出直接導致脊椎側彎出現的原因,但不少臨床個案都與遺傳有關。統計數字顯示,如果父母有脊柱側彎的話,子女也會有較高機會出現脊椎側彎。而由於大部分脊柱側彎個案都是兒童和青少年,因此估計發育階段的不良姿態是令病情惡化的因素。

    「Cobb量角法」和「亞當式前彎」是兩種常用於脊椎側彎的診斷方法。Cobb量角法是用來量度脊柱側彎的嚴重程度,醫生會先為患者進行X光檢查,然後根據X光片計算脊骨彎曲的度數,10度以上屬「輕微」,25至30度屬「中度」,30至45度以上屬「嚴重」。 另一種診斷方法是「亞當式前彎」。患者站直雙腳,身體向前方彎曲大約45至90度,雙手向下方放鬆伸直,醫生將從旁觀察肩膊、肩胛骨、腰部是否對稱。如果背部出現明顯歪斜、其中一邊的肩胛骨明顯突出或凹陷,便有可能患上脊柱側彎。家長在帶子女進行專業診斷前,也可先在家以這個方法進行簡單判斷。

    由於不良姿勢並非直接導致脊柱側彎的因素,因此改善不良姿勢、日常生活習慣或飲食只能減緩病情惡化,而不能預防及治療脊柱側彎。正確的方法是定期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問題並展開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Dr PAIN提倡通過專業、精准的檢測評估,採用物理治療與運動康復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尤其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脊柱側彎問題,只要透過進行專業矯正治療,採取無須藥物或手術的保守治療方案,便可取得理想療效。 對於骨骼發育成熟而病情輕微的青少年,由於病情惡化的機會較低,只需定期覆診觀察即可。但如果病情嚴重而骨骼發育尚未成熟的兒童,病情出現惡化的機會較大,便需要立即接受治療。 Dr PAIN 採用的其中一種治療方法是「德國 Schroth 運動治療法」,透過獨特的矯正運動、呼吸方式和患者自身認知感受,以溫和漸進的方式對...

  2. 2022年6月29日 · 脊柱側彎分為三個階段,愈早期的脊柱側彎角度較輕微,自然愈快康復。 (圖片: FreePik) 輕度:25度以下的側彎一般不會有任何不適或明顯痛症,但須持續觀察,並糾正日常姿態,避免情況惡化。 中度: 25至40度惡化速度很快,需穿上背架、矯形內衣及多做能有效改善姿勢、軀幹肌力、柔軟度、核心肌群的治療性運動,以減緩惡化情況。 採用支架療法的脊柱側彎患者一般會被要求每天佩戴矯形支架23小時,但傳統的矯形支架於塑膠製造,再配以內衣穿搭;由於物料並不透氣,皮膚經長時間接觸後容易敏感、長紅疹。 Active Biotechnology 特意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研發一件脊柱側彎矯形支架專用內衣 ,為需要佩戴支架的脊柱側彎患者提供最貼身及舒適的支架內衣,以減低穿着支架時對皮膚造成的不適。

  3. 2023年1月29日 · 醫生說我有脊椎側彎怎麼辦?台灣中山適康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沙逸瑄表示,依X光角度區分,脊椎側彎又分為功能性脊椎側彎及結構性脊椎側彎。功能性

  4. 2022年7月31日 · 左右肩膀高低不一也可能是「脊椎側彎」,脊椎側彎患者會因身體重心左右偏差,而產生高低肩問題。 如需改善高低膊必須透過進一步的矯正與治療,才能平衡身體左右兩側的重心。

  5. 2021年10月2日 · 脊椎側彎一般是由40歲開始慢慢惡化,不同位置的側彎可導致頭痛、肩頸僵硬、耳鳴、腰痛、便秘等症狀。 脊椎側彎的主因有3個,分別是: 1) 姿勢不良、2) 肌肉衰退、3) 骨質疏鬆症 。 其中以骨質疏鬆為由的脊椎側彎,因為無法矯正的關係,最為棘手。 骨質疏鬆會令脊椎側彎後骨折,出現骨折連鎖。 由於已經骨折,側彎的情況亦無法矯正。 (《名医のTHE太鼓判! 》截圖) 脊椎側彎自我檢測. 脊椎側彎別以為是長者才有的問題,節目中提到一位 24歲 的女藝人因為長期坐,而且姿勢不良,被診斷出脊椎側彎。 其實無論哪個年齡層都一樣有機會受脊椎側彎困擾,但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脊椎側彎? 專家在節目中介紹了兩個能夠自己在家做的脊椎側彎檢測(點擊下圖看清! 👇👇👇) + 8. 檢測一:靠牆單腳企.

  6. 2021年12月3日 · 治療脊椎側彎一般有三種方法:第一,是進行物理治療、針對性運動和伸展運動,第二,是使用度身訂造的支架以緩減或阻止側惡化,第三,最對嚴重的情況會進行手術矯正。 但近年,除了以上傳統的方法,亦愈來愈多人使用先進的儀器進行治療。 其中3D八軸整脊機器人是台灣根據美國整脊技術,綜合超過16年臨床經驗的科技結晶,儀器以精準的電腦程式代替人手進行各種物理治療及伸展運動,使進行伸展的力度及角度不再因人而異,讓傳統的物理治療、針對性運動和伸展運動發揮最大的功效。 而且,以往一些人手難以做到但非常有效的矯正動作,如倒立、自身體重牽引以背部肌肉鍛鍊可以透過儀器得以實現,讓物理治療提升到另一層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