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9日 · 袁國勇今日會見傳媒,報告近日數宗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他指出,其中一名個案患者為四歲男童,他5月12日開始發燒和喉嚨痛,但入院後,在5月14日至20日收集的所有樣本均對病毒呈陰性,包括糞便樣本,而接下來的一周也驗不到抗體。 該名男童入院頭三日均發燒,至5月17日突然退燒,同時身上起紅疹。 調查的結論是男童患上玫瑰疹。 袁國勇指,最有可能是男童早於1月已受感染,但只屬輕微感染,沒有病徵和症狀,其後間中出現復陽現象。 第二宗調查的個案患者是在官涌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工作的女護士。 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在接種中心抽取43個環境樣本化驗,發現八個樣本對病毒呈陽性,有理由相信接種中心存在環境污染。

  2. 2020年1月21日 · 袁國勇今日出席食物及衞生局有關武漢肺炎病例群組個案的專家會議,之後會見傳媒。 他表示,本港就此啟動嚴重應變級別,外間或認為並無必要,但香港在2003年經歷過沙士疫情,約300人因此死亡,當局需照顧市民心理,應對工作較其他地區走得更前 ...

  3. 2020年1月29日 ·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一般醫護人員使用第一級別外科口罩已非常足夠。 袁國勇今日與醫院管理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會見傳媒,講解公立醫院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外科口罩的標準和應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月27日 · 除了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同事,我在領導抗疫首天已委任四位專家 --- 梁卓偉教授、袁國勇教授、許樹昌教授和福田敬二教授組成專家顧問團,為特區政府提供意見。

  6. 2018年5月7日 · 香港是盛產世界級生物科技人才的「搖籃」。 在控制SARS疫情起着關鍵作用的袁國勇教授,是論文被全球引用最多的科學家之一;在破解神經疾病方面聞名國際的葉玉如教授,更是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生命科學領域首位得獎的中國人;開創無創產前診斷的盧煜明教授不但屢獲國際及內地的科學大獎,研發更被90多個國家採用。 除卻擁有世界級專家,各院校近年陸續開辦生物科技相關的課程,培育更多的人才,如科大開辦生物科技及商學理學士課程、城大開辦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課程、中大及理大相繼成立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將進一步充實香港的生物科技人才庫。 香港於生物科技的臨床研究亦有其獨特的優勢。

  7. 2020年8月4日 ·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到紅磡和土瓜灣街市視察,檢取環境樣本作檢測,並提供防疫意見。 因應近期部分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與紅磡和土瓜灣街市有關,政府邀請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到兩個街巿 ...

  8. 2022年7月22日 · 對於許樹昌、孔繁毅、劉澤星、劉宇隆、梁卓偉、袁國勇六名專家就疫情發展提供意見,協助政府以科學為本抗疫,李家超表示感謝。 上一篇 下一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