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辦公室傢俱回收 相關

    廣告
  2. 創立45年,專營辦公室傢俱,並以 誠懇態度提供免費上 門度呎及繪圖服務。

  3. 合資格回收再造公司,回收手機配件. 專業處理及銷毀各國庫存電子及退港廢料。

  4. 碧瑤提供專業回收和循環再用服務,落實廢物源頭分類,回收有價值的物料,減少浪費。 提供專業回收服務,協助客戶設計及執行度身訂造的回收計劃

  5. 電話:04-24063799,傳真:04-24060960,公司所在地:臺中市大里區大元里夏元路6之3號. 營業項目:精密鑽石切割機,泛用型切割機,鑲埋成型機,研磨拋光機,材料檢測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普遍意見認為本港回收配套設施不全基礎薄弱監管力度不足若一刀切強硬推行垃圾收費恐會擾民並造成混亂並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政府於4月1日起在全港14個處所實施「先行先試」垃圾徵費,當中包括政府大樓、商場、院舍、公屋。

  2. 2021年11月10日 · 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開展落實垃圾徵費的籌備工作包括增加社區回收網絡的回收點擴大廚餘及廢塑膠回收先導計劃政府亦打算增加社區回收網絡的回收點消息指出未來將會增加10個綠在區區的回收便利點目標是每月共接收200至400公噸回收物截至2021年6月底22個回收便利點過去一年共收集4500公噸回收物。 除此之外,環保署更推出為期一年的「逆向自動售貨機」先導計劃,在全港設置60部「入樽機」。 市民投放塑膠飲料容器後,便會獲得回贈。 截至2021年7月底,累計回收量已達到600萬個膠樽,平均每月可回收接近100萬個,由此可見這個計劃受到市民歡迎。 不過美中不足之處是入樽機所置放的地點仍需要檢討,如位於添馬艦政府總部等,便是不理想地方。 資料取材自報章 2021年10月6日.

  3. 2024年1月11日 ·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昨日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分析本港廚餘回收面對的困難和問題並向特區政府提出多項建議他指出目前各區廚餘回收機的使用情況參差與各區宣傳力度落實時間存在差異有關若要提高廚餘回收量需就各區居民的年齡生活習慣等調整宣傳策略並加大教育力度參考其他城市的廚餘回收經驗黃煥忠指出內地和台灣有很多廚餘垃圾處理企業在香港則少見相關私人企業,「以往在垃圾收費政策尚未落地實行香港市民尚未培養成為回收廚餘的習慣回收量不達標企業難以回收成本因此數量未見增長。 」他認為,垃圾處理行業有發展前景,惟要待市民形成回收廚餘習慣。 「未來垃圾收費落地,必然會提高市民對廚餘回收配套設施的需求,政府應盡快增加配套適應需求。

  4. 2024年4月8日 · 《大公報》進行意見調查,成功收回的100份問卷結果顯示,近9成受訪者不願意步行10分鐘將廚餘拿到回收桶,主要是嫌太麻煩、太遠和太花時間。超過5成受訪者認為,廚餘回收桶若設在居所同層垃圾房,或設於居住大廈的樓下,才願意將廚餘拿去回收

  5. 2024年4月24日 · 環保署透過廚餘收集先導計劃免費為工商業處所提供點對點的廚餘收集服務同時也在垃圾收集站及食肆集中的餐廳小區設立固定或流動的廚餘回收點讓較小型的食肆可以安排將廚餘送到這些地點進行回收透過以上途徑所收集的廚餘會運往政府的處理設施將其轉化為能源和堆肥署方及後把先導計劃推展至回收家居廚餘。 但整體廚餘減少進度較緩慢,工商業產生的廚餘由2002年每日不足400公噸,上升至2019年每日接近1100公噸。 多年來每日被棄置於堆填區的廚餘仍然維持在3000公噸以上。 在轉廢為能方面,政府建於北大嶼山小蠔灣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O.PARK 1,耗資逾15億元,位於北區沙嶺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PARK 2項目延期啟用,超支逾億元,成本增至25.8億港元。

  6. 2024年4月22日 · 處理費三個月付一次按回收桶容量收費以我家庭為例選中等60加侖容量每季支付210美金約1600港元)。 」他說若住在同區單幢大廈設有公共垃圾房內裏同樣有三種回收箱至於大型垃圾垃圾公司每年提供一次免費回收居民亦會把握地方回收活動的機會將大型棄置物送往回收。 對於香港計劃推行垃圾收費,他認為,指定袋的概念行不通,「不會為了一個(指定)膠袋,減少製造一些垃圾吧? 重點是垃圾分類,養成回收習慣,要由教育開始,我的小朋友在學校已經有三色回收桶,從小學習。 不過,蘇先生坦言,美國仍有不守規矩的民眾亂扔垃圾,「目前有新科技,回收車上安裝閉路電視,如果影到亂扔(混合)垃圾,一旦發現就會寄信來罰錢! 網友觀點. 0 條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確定.

  7. 2024年4月23日 · 香港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是謀發展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闡述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的五個需要」,發展就是貫穿一切的主軸。 香港社會必須排除一切干擾,聚精會神謀發展。 垃圾收費並不具有迫切性,既然民意並不支持計劃,在先行先試中又衍生出大量問題,各項配套亦有待跟上,這樣並沒有必要在8月1日硬推政策。 政府施政應該以人為本,審時度勢,以事實為參照,政策既然發現問題,就應該從長計議,不宜在時機條件未成熟之下硬推,反而應該先行擱置,全面檢視計劃,進一步作出優化,做好各項配套,垃圾收費才能水到渠成。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網友觀點. 0 條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請輸入內容... 確定. 大公评论频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