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11日 · 香港部分傳統節日為公眾假期,包括佛誕、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中秋節翌日、農曆年初一等,方便市民慶祝或參與活動。 《公眾假期條例》訂明除星期日外每年有17天公眾假期,政府表示公眾假期表是根據在香港獲普遍認同的主要傳統節日和宗教假期制定 ...

  2. 2016年10月7日 · 每年重陽節不少市民都會掃墓及拜祭先人。(圖:資料圖片)

  3. 重陽現今已演變成登高掃墓節日,佩帶茱萸這個風俗,亦已失傳。 古人認為山林瘴氣,宜佩帶芳香植物,一來辟穢,二來辟邪。 如果曾經服用過吳茱萸的朋友,都會知道,吳茱萸氣味濃烈,入口即嗆,所以我臨床處方,都會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大,避免副作用。

  4. 2016年10月21日 · 分析如下: 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 作者刻劃登西山後看見的景象,運用了誇張手法,將千里的土地,一下子壓縮在眼前,得以讓自己在西山俯瞰時一覽無遺。 3 借代. 縈青繚白。 作者刻劃登西山後遠眺的景象時,運用了借代手法。 「縈青繚白」中的「青」,就是指「山」,作者以遠看山嵐的一片青綠顏色,以借代山。 至於「白」,就是指「水」,作者以遠看流水的一片蒼白顏色,以借代水。 這樣處理,既可以引發讀者思考,亦概括作者眼前的景象。 4 比喻.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 運用比喻能夠印象化地刻劃描寫對象。 為了突出西山的高聳不凡,作者特意將附近的山丘和山谷,以「蟻穴」和「小土堆」為喻,突顯它們「矮」、「小」、「淺」的本質,令讀者更容易明白「西山之高」和「群山之矮」的分別何在。 5 排比.

  5. 2020年4月23日 · 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游子安表示,部分人不接受環保殯葬的原因是認為捨棄慎終追遠文化,亦與傳統節日如清明或重陽的傳承有衝突。 他說在儒家思想中,要符合慎終追遠的文化,必須「定點祭祀」,即到指定地方對 實物對象如靈位、墓穴或 ...

  6. 2015年3月18日 · 這次介紹的名篇是元代李孝光的〈雁山觀石梁記〉,他與友人張子約及陳叔夏遊歷雁山,按照時間順序描繪石樑景色。 其中最教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極富聯想力的比喻。 他描寫山上石頭時,寫道:「宛然如浮屠氏,腰隆起,若世之遊方僧自襆被者」,意指石頭光禿禿的樣子宛如和尚,背腰隆起,像遊僧背着被子。 寸草不生的石頭 =>和尚頭. 這樣的比喻極具創意,和尚頭上沒有頭髮,就如石頭表面寸草不生;石頭的弧度,則讓作者聯想到和尚背着被子行走的情景。 沒有相當中文造詣,斷不能寫成如此絕妙的比喻。 作者描寫日暮時分的雁山之景,山上石頭本屬靜謐景色,然作者運用和尚趕路作比喻,增添動感,以動襯靜,誠可謂神來之筆。 拔地石樑 =>大梯倚屋簷.

  7. 2018年12月14日 · 遊戲一. 中國首座西洋鐘. 明朝時,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獻了一座「自鳴鐘」給明神宗,是傳入中國的第一座西洋鐘。 此後的皇帝都鍾情鐘表,清朝的康熙帝甚至寫詩歌頌「晝夜循環勝刻漏」,表示西洋鐘比中國本土的刻漏計時儀器好。 鐘表店的時鐘 (圖2)排放有一定規律,你知道有「? 」的時鐘該顯示什麼時間嗎? 遊戲二. 牀墊沙發軟綿綿. 俗語說「龍牀不如狗竇」,意思是皇帝的牀雖然豪華,但也不如家裏舒服自在。 龍牀雖是牀中極品,但屬木製的硬板牀,難怪軟綿綿的彈簧牀墊和沙發一傳入中國就大受歡迎。 清政府積弱多時,被迫割讓多塊土地、租借予西方國家,住在租界的外國人帶來他們國家的物品,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沙發」是英文「sofa」的譯音,可見人民不但改變習慣,也從外來物品學習英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