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6日 · 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形容一個生字如何發音、用其他已知漢字的發音去模擬生字的發音,又細分為「讀若」與「直音」,以及較為成熟的「反切法」。 因為漢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古代人沒有拼音的概念,當時要讓別人得知一個的發音,會用發音的長短 (古音有分長短音)、緩促、舌位、嘴巴的形狀等方式來形容。 比如《春秋公羊傳》裡有一句話「春秋伐者為客,伐者為主」,此句中的兩個伐的意義不同,而古代人怎麼區別呢? 古代讀書人標注「伐人者為客,讀伐長言之」「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 這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說,攻擊別國的伐與被攻擊者的伐,是靠讀音的長短來區別的。 又比如《淮南子·修務訓》中有句話「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謂之駤。 」古代讀書人標注「駤讀似質,緩氣言之者,在舌頭乃得」,完整地說明其發音方式。

  2. 2020年10月22日 · 一名女網友今(22)日於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發出貼文,透露近日看到女兒拿回教育部的讀音,驚見竟然和當初自己所學的大有不同,像是拚命的「拚」,讀音為「ㄆㄢˋ」,巷弄的「弄」讀音則是「ㄌㄨㄥˋ」,讓原PO笑喊,「現在台灣國語才是對的 ...

  3. 2021年12月23日 · 「蔄」算是漢字中相當少見的,平時沒有什麼機會見到,也較少見到其他與它組成一個詞,事實上,「蔄」這個其實多數用於名字上,是一個相當罕見的姓氏,全台灣僅2戶人家姓「蔄」。

  4. 2021年12月14日 · 一名網友在臉書貼出女兒的生字簿,發現「什」的注音變成「ㄕㄣˊ」,他相當訝異,還因此被女兒笑說沒讀書,貼文曝光立刻引起許多家長熱議。 許多家長都有感受到,許多讀音及寫法都和過去所受教育有相當大的不同。 (示意圖/pixabay)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上發文,他透露自己昨天在檢查女兒功課時,發現了「什」這個字的讀音和他小時候學得完全不一樣,讓他訝異詢問「這個字是什麼時候改成『ㄕㄣˊ』麼了? 」、「有人跟我一樣當初也是學ㄕㄜˊ的嗎? 」他也透露自己還因此被女兒笑說沒讀書,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 一名網友檢查功課時被女兒笑沒讀書。 (圖/翻攝自爆廢公社) 貼文曝光後,引起許多家長共鳴,紛紛留言「對啊!

  5. 2022年12月26日 · 葡「萄」不唸「桃」 真正讀音曝光全網傻眼:啥時改的. 時代在變,中文字的 讀音 也在變,日前網友曝光一張國小教科書的照片,引起一片熱議,「 葡萄 」不再唸成「ㄆㄨˊㄊㄠˊ」,而是唸成這個發音,讓網友們都直呼「什麼時候改的?. 葡萄念法和 ...

  6. 2018年3月6日 · 「大家檢測一下自己的口音」,一名網友5日在PTT上PO文,貼出8道自己所設計的基礎發音題目,從中可以觀察出自己的鼻音韻尾、捲舌音等,之間的發音是否會混淆,也能檢測自己是否能準確發出教育部審定的正確讀音,或是擁有「台灣腔」。

  7. 2023年1月13日 · 最近人手一顆的「刈包」,你知道這個字的正確讀音嗎?有民眾發現這同一種食物竟然有3種唸法,唸掛又唸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