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5日 · 觀塘花園大廈玉蓮臺再多一個單位有人確診連同早前的個案大廈四個單位出現個案累計八人感染其中兩個確診單位是同層鄰居另外兩個是樓上樓下同號數的單位

  2. 2020年12月26日 · Now新聞台消息指今日新增約六十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因應觀塘花園大廈玉蓮臺2座出現多宗確診個案政府要求居民強制檢測並在大廈附近增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在觀塘花園大廈孔雀樓籃球場,增設的流動採樣站為居民檢測,人龍排到籃球場外,大部分人士為長者,入場前要先量度體溫。 玉蓮臺二座多人確診,同座居民認為,採樣站距離大廈較遠,又指屋苑衞生亦欠佳。 楊先生:「 (行過來要多久? )我要約十分鐘,行一會便會坐一坐。 (會不會很辛苦? )正在喘氣。 黃先生:「大堂環境有時骯髒點。 (怎樣骯髒? )有時有老人家吐痰。 玉蓮臺二座至今累計8人確診,涉及4個單位,當中2個單位是同層鄰居,另外2個單位是上下層同一號室,政府刊憲要求,本月5日至25日曾逗留大廈超過兩小時的人強制檢測。

  3. 2024年4月14日 · 2024年4月14日 09:11. 【Now新聞台】香港正舉辦金庸雕塑展覽,雕塑創作者任哲在本台節目《大鳴大放》指,希望展覽能令大眾了解「俠」是人與人之間的愛及家國情懷,正正是這個時代缺失的,鼓勵大眾多些拿出來分享。 楊過、小龍女,已故文學泰斗金庸筆下的這些人物都變成藝術家任哲鑿下的雕塑,正在中環愛丁堡廣場及文化博物館展出。 任哲希望透過展覽令大眾了解何謂「俠之大者」。 雕塑家任哲:「一個人的狀態不叫俠,俠其實是人與人相處時候的狀態,他才能稱之為俠,俠從小來講叫親情、友情、愛情,但是更大的愛、更大的情懷和胸懷其實是家國情懷。 在這個時代,需要人與人的這種相處方式,這種不斷地把自己的愛給別人的這種相處方式,正是這個時代所缺失的。 所以如果大家都能有愛,希望把自己的愛多拿出一點和大家分享。

  4. 2024年4月16日 · 梓華續指,在2019年9月得知美國參議員斯科特將來港,他告知Mark Simon,對方提議他跟斯科特會面講述香港的狀況,但他未能出席,Mark Simon建議改由李宇軒赴會。 控方問梓華,Mark Simon想他講述香港甚麼情況。 梓華指,當時經歷721及831事件,社運氣氛激動,認為政府不聽市民訴求、警方武力不合比例等,社會氣氛開始尋求一種對等。 梓華其後向李宇軒轉達Mark Simon的想法,梓華認為李宇軒曾出席聯合國峰會,希望推動聯合國大會處理香港議題,是他在國際線的最大賣點。 梓華亦指,他在一個Telegram群組找到一位名為Cath的女前線示威者參與會面,並為與會人士開設WhatsApp群組。

  5. 2024年4月20日 · 【Now新聞台】香港植樹日在西貢舉行,超過1300人參與,種植6000棵樹。 政務司司長國基、中聯辦副主任劉光源、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等官員出席啟動禮後一同植樹,現場參與的還有200名解放軍官兵、國安公署、警務處及中學代表等,合共超過1300人,種植6000棵樹,向市民宣揚環保意識。 國基指做好環保有助香港經濟發展和搶人才。 政務司司長國基:「香港是亞洲國際都會,擁有龐大的發展機會,而在咫尺之間,這麼小的地方有著許多壯麗的大自然景觀,香港正正是商機及生機並存的福地。 除了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地位外,我們也全力開拓綠色科技、綠色航運、綠色航空等新興領域,而打造綠色香港對我預備搶人才、留人才的工作,其實是同樣重要的。

  6. 2019年7月21日 · 【Now新聞台】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分享獄中反思,他指感受到香港人的支持,形容香港人真誠、易發火但會講道理,被問到現時香港「病了」,曾蔭權認為香港是福地,最後一定會變好。 前行政長官曾蔭權獲終審法院撤銷定罪後,首次出席公開活動分享在牢獄中的反思,他指入獄後感受到港人的支持是做特首時都未試過。 曾蔭權指罪成入獄後對他打擊極大,心情低落。 曾蔭權形容自己土生土長,無法離開他熱愛的香港,更分享以前推行政策的體會。 被問到現時香港「病了」,曾蔭權相信香港會變好。 曾蔭權亦在分享會中多次感謝家人,尤其太太的支持及不離不棄。 觀看新聞片段.

  7. 2023年7月1日 · 2023年7月1日 00:01. 【Now新聞台】港府公布2023年獲頒大紫荊勳章,金、銀、銅星章及英勇勳章名單如下:. 大紫荊勳章:. 林健鋒 潘宗光 霍震霆 林淑儀 施子清. 金紫荊星章:. 范理申 易志明 司徒偉 王天予 胡曉明 淑薇 黃玉山 雷添良 鄧日燊 張國榮. 銀紫荊星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