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6日 · 治療頸椎椎間盤問題有多種方法,對於輕微的情況,通常可以透過保守治療方式進行改善,而嚴重情況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 頸型頸椎病。俗稱落枕型頸椎病,通常發生在頸椎病的最初階段,主要由頸椎椎間關節、關節囊、韌帶、肌肉、肌腱及肌筋膜等受到過度刺激導致發炎症狀。臨床症狀表現通常伴隨上背部肌肉痠痛,向上延伸至頸後部位及後腦,嚴重時甚至蔓沿至頭頂及眼眶周圍痠脹疼痛,此類患者常見頸部偏歪、活動角度受限、頸椎及肩胛骨周圍肌肉緊繃等。
    • 神經根型頸椎病。此型頸椎病多由椎間盤退化、骨刺增生、頸椎關節和韌帶的鬆動及錯位等,造成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除了基本的局部痠脹症狀外,頭、頸、肩、臂、指產生疼痛及放射性麻脹及感覺異常為主的症候群。
    • 椎動脈型頸椎病。此型頸椎病主要影響椎動脈血液循環狀態,椎基底動脈負責大腦後2/5的血液供應,因此椎動脈在頸椎病變時造成的血流循環障礙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容易造成頭痛、眩暈、猝倒、視力障礙、耳鳴等症狀。
    • 交感型頸椎病。此型因為直接刺激或壓迫交感神經末梢,或通過頸脊神經的病理反射,引起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或抑制造成交感神經症狀。頸部交感神經節發出的節後纖維分布於頭面部、頸部、上胸部、皮膚汗腺、咽喉黏膜、瞳孔括約肌、眼瞼平滑肌、上肢血管、頸內外椎動脈及心臟等,故症狀表現會繁雜多樣,包括上半部軀幹、頭部、上肢及臉部五官和內臟,頸部交感神經所分布的區域均受影響。
  2. 2021年11月4日 · 頸椎椎間盤突出!. 李明依自費百萬動手術 親揭病況. 2021/11/04 11:37:00. 記者蔡維歆/台北報導. 55歲李明依去年4月切除甲狀腺腫瘤後恢復良好,但她 ...

  3. 2024年5月7日 · 1.使用頸枕. 專家建議,長途旅行時,最好準備一個頸枕。 頸枕可以有效固定脖子,減少頭部的搖晃,從而保護頸椎不受傷害。 「一個好的頸枕」,真的可以成為你旅途中的頸椎守護神! 2.選擇合適的坐姿. 儘量保持正確的坐姿,避免長時間處於歪頭或低頭的狀態。 間歇性調整坐姿,有助於減少頸部肌肉的疲勞和壓力。 3.定期變換姿勢. 如果情況允許,可以嘗試站起來,伸展一下腰背和頸部。...

  4. 2015年4月4日 · 直到今年二月,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門診,張正一診斷為 頸部後縱韌帶鈣化造成神經壓迫,施行頸椎椎管減壓手術 。 張正一說,患者三到五節椎頸間,後縱韌帶嚴重鈣化,其實正常來說,X光影像看不到韌帶,但患者的韌帶鈣化如骨頭,因此檢查片出現一條近10公分的長帶狀。 由於韌帶鈣化,因此逐漸壓迫到神經,造成患者手腳發麻、行走困難 ;若未就醫治療,可能惡化到全身動彈不得。...

  5. 2022年3月28日 · 醫師說明,脊椎手術為複雜的侵入性手術,開刀後在傷口癒合過程中,會逐漸產生疤痕組織沾黏神經脊膜,因此,神經沾黏屬正常的現象。

  6. 2024年3月6日 · 彰化車禍小姊姊進步,由於頸椎脫位嚴重,壓迫到脊椎,今天進開刀房進行頸椎減壓及固定手術;手術下午已經完成。 (圖/翻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