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天文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香港天文台從成立到現在所用的台徽. 香港天文台 (簡稱: 天文台 ;英語: Hong Kong Observatory , 縮寫 : HKO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 及 聯合國 所屬 世界氣象組織 成員,專門負責 香港 的 氣象 觀測 [註 1] ,亦兼任 地震 、 授時 、 天文 及 輻射 監測等事務,向 香港市民 發出相關的警告。 香港天文台也是 世界氣象組織 擔任網頁開發和操作之總負責氣象部門,以及 聯合國 世界氣象組織 屬下的航空氣象委員,撰寫航空氣象文章之牽頭氣象部門。 另外也是 世界氣象組織 和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 共同主持的 颱風委員會 成員。

  2. 香港繁體. 工具. 《 天氣報告 》(英語: Weather Report )是 香港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新聞及資訊部 製作的一系列 天氣預報 節目, 粵語 版本於 翡翠台 及 無綫新聞台 播出, 英語 版本於 明珠台 播出。 2012年6月30日起,為配合無綫新聞部引進的全新天氣預報系統 METRA [2] ,無綫新聞部全面改版《天氣報告》,採用立體圖像佈景,並於無綫新聞台(現為TVB新聞台)及互動新聞台(現為無綫新聞台)增設《中國天氣預報》(現已停播)及《世界天氣預報》。 2012年8月21日起,為配合 tvb.com (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 互聯網檔案館 )設立新聞網頁及 流動應用程式 ,增設《即時天氣報告》。 2020年12月起,因香港模擬電視停播,《天氣報告》全面數碼化。

  3. 2 天前 · 1月14日氣溫從15.1 降至4.7嚴寒天氣緊接其後1月15日至1月17日連續三天最高氣溫徘徊在5 以下,而且出現降雨濕冷天氣,1月16日最高溫僅3.2 ,為日最高氣溫之最低紀錄;1月18日尖沙嘴天文台總部錄得攝氏0.0 ,是有紀錄以來最低溫;1月19日氣溫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4年3月香港暴雨 是指 香港 於2014年3月末出現的惡劣天氣。 受到徘徊在 廣東 沿岸的 低壓槽 及冷暖氣團交匯影響,香港在2014年3月29至31日出現連場 暴雨 和惡劣天氣。 暴雨警告信號 連續3日發出。 其中3月30日晚上的豪雨導致 香港天文台 發出有紀錄最早的紅色和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山泥傾瀉警告 及 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 , 新界西 及 九龍 中部等多處地區更同時受 雹暴 侵襲。 概述 [ 編輯]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 標準時間( UTC+8 )。 2014年3月末,一道活躍 低壓槽 持續影響 華南 ,為 廣東 帶來連場 大雨 及雹暴等惡劣天氣。

  5. 寒冷天氣警告 (英語: Cold Weather Warning )是 香港 天氣寒冷或預料寒冷時最低氣溫達12或以下), 香港天文台 發出的警告信號。 寒冷天氣警告系統獨立於其他氣象警告,例如 強烈季候風信號 、 火災危險警告 、 霜凍警告 及 雷暴警告 ,這些警告可同時生效,但不會和與其相反的警告—— 酷熱天氣警告 同時生效。 與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暴雨警告信號 、 山泥傾瀉警告 及 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 同時生效的機會甚微(但仍有可能),因為香港的冬季不是風季和雨季,加上天氣寒冷時,甚少岀現惡劣天氣,寒冷天氣警告制定於1999年。 發出寒冷天氣警告目的是及早提醒市民本港將會受到寒冷天氣影響,呼籲市民提高警惕,預防因嚴寒引起體溫過低。

  6. 香港繁體. 工具. 酷熱天氣警告 (英語: Very Hot Weather Warning )是 香港 天氣酷熱或預料酷熱時(最高氣溫達33℃或以上),由 香港天文台 發出的警告信號。 酷熱天氣警告系統獨立於其他氣象警告,例如 火災危險警告 、 一號 或 三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雷暴警告 及 強烈季候風信號 ,這些警告可同時生效,但不會和與其相反的警告—— 寒冷天氣警告 ,以及 霜凍警告 同時生效。 與 八號 或以上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暴雨警告信號 、 山泥傾瀉警告 及 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 同時生效的機會極微(但仍有可能),因為天氣酷熱時,甚少岀現惡劣天氣,即使天氣惡劣溫度亦難以上升至酷熱程度。 酷熱天氣警告制定於1999年12月,於2000年5月29日首次生效。

  7. 2023年9月8日 · 2023年華南暴雨.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 標準時間( UTC+8 )。 2023年9月7日晚間起到9月1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廣東省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香港 、 澳門 一帶受 強颱風海葵 殘餘環流帶來的活躍 西南季風 及廣闊 低壓槽 影響出現惡劣天氣及水災。 時間序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