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收費廣場位於紅磡出口,共有16個,其中10個為人手收費亭,2個為專利巴士專用的易通自動繳費亭,而餘下4個為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 紅隧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僅次於東區海底隧道。 其雙線雙程行車的舊式設計,使隧道的行車流量 ...

  2. 香港政府透過駐日盟軍總部尋回愛德華七世伉儷(其後返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及昃臣爵士的銅像,昃臣爵士銅像其後重 置於皇后像廣場南面,而維多利亞女王銅像則重置於1957年落成的維多利亞公園內。由於皇后像廣場的英文名稱是Statue Square,意即 ...

  3. 1898年,清朝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99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滿。 1984年中英談判並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於1997年7月1日,英國把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管治權交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當中包括: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土地。

  4. 早年於五、六十年代,在新界郊區到處可見農田,最主要地區為元朗、錦田一帶。到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及在1998年中國內地農產品可無限額地大量輸入本港,香港農業式微。直到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低迷,以往作為經濟支柱的零售業、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等,齊受打擊 ...

  5.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巴士司機罷工,部分路線因而暫停服務,交通陷入癱瘓,為紓緩這個問題,較小型的巴士(小巴)因而產生。政府容許小巴進入市區,白牌車越來越受市民歡迎,數目不斷增加。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至14座位,從此14座便成為小巴的別稱。

  6. 港產片《歲月神偷》揚威第六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勇奪水晶熊獎「新世代」最佳影片獎,成為首部香港製作電影於柏林揚威。電影折射本港的六十年代,主要於上環永利街取景,那麼到底六十年代時的香港是什麼樣的呢?

  7. 香港,多數人會擁到尖沙咀海旁、銅鑼灣時代廣場、蘭桂坊等熱點狂歡並等候倒數一刻。元旦將至,2010年 將完結,我們就以一系列珍貴的舊照片,回顧及感受一下從前元旦前夕的歡樂氣氛。祝福大家明年會更好! ( 暫時沒有回應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