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1日 · 躺著就能瘦是不少人的願望但體重無故下降並不一定是好事不少嚴重疾病都會導致體重持續下降以肺癌為例有多達 60% 的患者曾出現不同程度的體重減輕。換言之,如果身體突然嚴重消瘦的話,這隨時會是身體健康的危險警號,千萬不要 ...

    • 減肥瘦身,改善過重、過高的血脂
    • 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幫助血糖控制
    • 提升生長激素
    • 減少身體發炎

    基本上,大部份人進行斷食,都是想快速減重減脂,遠離肥胖身型。理論上,減少飲食量、減少熱量攝取,或是不進食任何東西都會令到體重因而下降,繼而改善過重,甚至近乎過高的血脂水平。 在 2021 年內,有一個關於斷食和血脂水平的研究發現,斷食組*內)的研究對象不論在總膽固醇、體重和腰圍等等的數據上也有明顯的改善,改善程度比起其他對照組別來說更大。研究證實良好的斷食法可以令體重減輕和改善血脂,尤其是增加血液中的好膽固醇 HDL,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1。

    現代人多外出飲食,又愛喝含糖量高的飲品,會令澱粉攝取量過多,導致血糖不穩定,變成糖尿病的高風險群組。血糖水平變高除了和醣分攝取有關,也和胰島素的敏感度有關。 當胰島素敏感度過低,就會出現胰島素阻抗性,身體便無法順利將血糖送到細胞內。但有研究顯示,斷食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及降低胰島素阻抗性,令我們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生長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 HGH)由我們腦下垂體促生長激素細胞所分泌,主要功能是協助器官生長,也有助減少脂肪形成,增加脂肪分解。 HGH 水平到我們青春期的時候會達到頂峰。研究發現斷食 3 天后,HGH 水平增加了 300% 以上;斷食 1 週後,水平更大幅增加了 1,250%2,所以斷食可以令生長激素水平大幅增加。斷食可以通過 2 種主要方式幫助增加 HGH 水平。首先,斷食可以幫助我們減低直接影響 HGH 生產的體脂3。 除此以外,透過斷食方法可以令我們整天的胰島素水平保持平穩,甚至保持在低水平。因為,胰島素水平不穩會擾亂我們身體天然生長激素的分泌4。

    發炎其實是人體的天然免疫反應,但慢性發炎會對身體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起來可能會令我們患上心臟病、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或癌症等慢性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斷食能夠改善身體發炎的風險,健康的人士在進行間竭性斷食大約 1 個月後,身體的發炎指數明顯地下降。所以,間歇性斷食可以減少炎症並改善慢性炎症疾病,同時不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急性感染的反應5。

  2. 2021年10月19日 · 中醫知識. 穴位埋線減肥有幾勁? 中醫講解兼回應 8 大常見問題. 作者. 日期 2021-10-19. 更新 2022-04-21. 穴位埋線是什麼? 穴位埋線即以羊腸線或人工合成線埋入特定的穴位後,透過經絡刺激臟腑氣血流通,在線體被人體吸收之前,能持續給予穴位刺激,調節内分泌,促進新陳代謝,達到治療效果。 穴位埋線的原理是什麼? 須配合中藥調理嗎? 穴位埋線如同針灸。 埋線時,以人工合成線埋於人體穴位,線體於體內軟化、分解、液化與吸收的過程,都會持續刺激穴位,使小血管擴張、促進水液代謝、提高新陳代謝力、加強局部營養供應,令局部受損組織修復,通過體循環將「病理產物」帶走。

  3. 2023年9月27日 · 下表列出香港常見的處方減肥藥,其原理以及常見副作用,包括: 哪些人適合服用? 若肥胖、過重或BMI超標人士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膽固醇,醫生會按個別情況處方減肥藥以控制體重,減低患上冠心病、中風、慢性腎病和癌症等的風險。 另外,處方減肥藥亦適用於在運動配合以飲食習慣改變後,亦未能控制體重,或基因遺傳所導致的肥胖人士。 建議服用減肥藥前,必須先咨詢醫生專業意見,切勿自行胡亂服用減肥藥。 減肥藥有效嗎? 減肥藥透過減少食慾、降低脂肪攝取量或增加脂肪燃燒等原理,以達到減重成果,研究顯示大部分人在服用減肥藥後,可以減重5至10%。 然而,不同減肥藥對不同人士的成效不一,值得留意的是減肥必須以藥物配合運動及飲食,才可相得益彰。 常見減肥保健品的成份. 除了減肥藥,市面上亦有不少減肥保健品。

  4. 2023年9月12日 · 根據 醫管局資訊,中央肥胖(俗稱「大肚腩」),與整體脂肪過多的致病風險同樣。研究指出腰圍可反映腹部脂肪積存的程度,從而評估個人的患病風險。

  5. 2023年2月23日 · 內臟脂肪(Visceral Fat),主要環繞在腹腔、腸臟、胃部和肝臟周圍,有保護、支撐與固定內臟的作用,是器官的緩衝墊,也是人體必需的脂肪之一。 正常人的內臟脂肪佔全身總脂肪約10%,而脂肪量則受到遺傳和荷爾蒙等因素所影響。 如何計算內臟脂肪? 若想檢測內臟脂肪標準,可透過以下方法量度: 量度腰圍. 內臟脂肪超標的準則為: 智能體脂磅(以Tanita體脂磅為例) 哪些因素會導致內臟脂肪增加? 延伸閱讀. 【身體組成分析】如何理解體脂率、BMR、基礎代謝率指標? 【BMI計算機】一文認識計算方法、男女正常標準! 下因素會導致內臟脂肪囤積: 缺乏運動. 攝取過量碳水化合物或糖份. 攝取過量酒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