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6月12日 · 免費下載教學與特色介紹. 作者: Esor Huang 6月 12, 2016. 「 Minecraft 」(我的世界)是一款風靡全世界的沙盒遊戲,玩家在遊戲裡可以跟整個世界進行各種互動,從挖礦、生存到建築,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世界。 而在微軟收購「 Minecraft 」後,除了遊戲本身持續發展外,也開發出了「教育應用」的支線,例如之前我介紹過的「 玩知名遊戲學寫程式! Code.org 一小時學會寫小遊戲 」。

    • 麥美娟1
    • 麥美娟2
    • 麥美娟3
    • 麥美娟4
    • 麥美娟5
  2. 2016年9月4日 · 1. 不要問「文章怎麼寫」,先問「我現在可以想到什麼」 當你開始準備寫作時,我建議你優先專注在下面這一個問題就好: 你可以問自己:「我現在可以想到什麼? 」這個問題,然後寫下答案。 我建議大家要開始寫作時, 不要去想「這是最後定稿」,也不要去想「這篇文章怎麼寫」,更不要去想「最完美的內容是什麼」 (這些問題會害你永遠寫不出來! )。 你這時候真正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我現在可以想到什麼」,然後先把你可以想到的全部都先寫出來,這樣夠簡單了吧? 但這步驟非常有幫助。 2. 不執著寫內文與列大綱,寫下腦袋中所有關鍵字或關鍵句.

  3. 2020年5月21日 · 我們要如何拆解有價值、做得到的行動? 以及實踐方法論之前,那些阻礙我們的時間難題、人性難題如何解決? 今年的新書《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為什麼列出待辦清單更拖延? 幫你克服拖延、養成習慣、達成目標! 》,就是補上這套方法論的內在,他將不會涉及任何特定的數位工具(事實上這次完全沒有談到數位工具的部分),但卻會解答更多你對時間管理可能依然疑惑未解的問題。 真實的反思: 我期待《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這本書,對你來說會是個一步一步破除盲點、顛覆思考、重新建立心態的過程。 他依然像我其他的書籍一樣, 很強調「可操作的方法步驟」,但這一次不是工具上的操作,而是我們腦中思考、心中感覺的「拆解建構步驟」。 這本書是我實踐了十幾年各式各樣的時間管理技巧後,反思自己當時是如何做到? 又如何做不到?

  4. 2018年3月30日 · 如何在 iPhone 上開啟朗讀螢幕功能? 因為我從去年「 一個 Google 與 Android 愛用者轉移資料到 iPhone 的心得 」後,目前是使用 iPhone ,而今天要分享的是我的真實應用案例,所以也以 iPhone 為主。 或許 Android 也能做得到,但要等我有空檔時繼續研究。 iPhone 在 iOS 8 之後,內建了一個「朗讀螢幕」功能,可以語音朗讀螢幕上大多數 App 中的文字內容,這個功能值得好好利用。 進入 iPhone 或 iPad 的「設定」中,打開「一般」選項,進入「輔助使用」,然後再進入「語音」。 打開兩個功能:「朗讀螢幕」、「朗讀所選範圍」即可。

    • 麥美娟1
    • 麥美娟2
    • 麥美娟3
    • 麥美娟4
    • 麥美娟5
  5. 2012年8月7日 · 養成好習慣之前,如何建立真的做得到的習慣養成目標? 作者: Esor Huang 8月 07, 2012. 之前我在電腦玩物介紹了許多 「養成習慣」的輔助工具 ,例如昨天推薦、我自己也很喜歡其介面的「 Chains.cc 」,或者是老牌但歷久彌新、實用性極高的目標管理工具「 Joe’s Goals 」,以及功能相近但介面更加優異的「 42goals 」。 不過問題來了,為什麼即使有了這些工具,還是無法達到習慣養成的目標? 很簡單,因為最終你是不是能養成新習慣、改變壞習慣,取決於你自己是否真的「有決心」每天重複去做到新的目標。 然而,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這些工具和方法是不是就完全無用了呢? 也並非如此。

  6. 2016年11月13日 · 開啟 Mac 中文聽寫朗讀快捷鍵. 讓文書閱讀更便利的隱藏功能! 開啟 Mac 中文聽寫朗讀快捷鍵. 作者: Esor Huang 11月 13, 2016. 之前在一場 筆記術 講座中,有聽眾問我,為什麼 Mac 版的 Evernote 有內建「朗讀」功能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發現? 在 Evernote Mac 軟體上方功能列,打開「編輯」-「演說」選單,就可以開啟朗讀功能,甚至同一個選單上還有「聽寫」功能哩! 但是這個功能其實不是 Evernote 的,而是 Mac 系統內建的, 在 Mac 上的任何閱讀、文書軟體中,都能隨時隨地啟動「中文聽寫」、「中文朗讀」功能 ,無論你是在瀏覽器上、 Office Word 裡,或是其他筆記工具中都一樣。

  7. 2018年5月24日 · 1. 不是一定要做 ,但 立即可以做到 的行動. 2. 這個小行動會產生 新的小變化. 3. 這個變化會帶來 還無法完全預知的成果. 4. 但預期這個成果 可能會讓行動更好. 也就是說,如果照著原本的習慣或工作流程去做,「微挑戰」不會是必要的任務,必要的任務清單就只是像下面這樣: 早上五點出門去晨跑. 但是如果從「微挑戰」去重新調整任務清單,可能會變成這樣: 早上五點出門去晨跑(從9分鐘配速音樂的超慢跑開始) 早上五點出門去晨跑(嘗試繞體育場旁的山路跑) 早上五點出門去晨跑(4點50分出門,跑步時迎接太陽升起) 早上五點出門去晨跑(體育場內順時針,體育場外逆時針跑) 早上五點出門去晨跑(挑戰多跑 5 分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