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11日 · 《广州仔黄霑》讲述了两位广州音乐爱好者─古国辉和王占士,从相遇、相惜、相知,而成为毕生好友的故事,剧中两人以发扬岭南文化和粤语流行曲为己任,并为粤语流行曲的发展写下辉煌一页。 在演出中,演员们集唱、跳、演於一身,并配以钢琴和二胡的现场演奏,用全新的方式诠释了粤港澳三地观众耳熟能详的粤语流行曲,以三十四首音乐家作品讲述音乐家的故事。 “尽做但放开”,这句来自黄霑的名言,也成为了高志森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音乐剧就以这句简单又蕴含深刻道理的话为发展线索,支撑王占士从“几许心惆怅”到“沧海一声笑”的转变。 在高志森看来这部音乐剧就是元素重组的结果,也是高志森用自己的方式向香港流行乐坛致敬。

  2. 2024年5月21日 · 作为香港华语流行乐坛的杰出代表,黄霑才华横溢,冠绝词曲,一生创作超2000首作品,是一位充满中国气质的乐坛大师。 1941年,黄霑出生在位于广州市宝华路十六甫东四巷14号的一所西关大屋,并在这里度过童年时光。

  3. 2024年3月16日 ·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昨日发布纪录短片《黄给香港的信》,回顾本港“四大才子”之一、著名歌词作家黄于2002年12月2日向特区保安局提交的手写意见书,信中表示赞成并支持香港特区实施基本法第23条,强调任何国家都以保护国土、维护国民整体安全 ...

  4. 2021年7月9日 · 吴俊雄编、黄霑著保育黄霑》 全书一套五册,展示了黄霑身世与香港轨迹的交错、他对流行音乐的心得和见解、与同代音乐人的交往,是研究黄霑的重要专集。

  5. 2023年6月15日 · 黄永玉画作. 猴票. 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对黄永玉去世深感痛惜,并向其家人致以慰问。 杨润雄表示,黄永玉的离去让人惋惜,但他的作品将流传后世,“我们永远怀念他”。 局方发言人形容,黄永玉在画坛享负盛名,屡获殊荣,作品独具风格,既有浓厚中国画气韵又具西方绘画元素,画风启迪不少后进;他亦是出色的版画家和诗人,诗风质朴动人,发人深省。 初代“港漂” 说起来,黄永玉也算是初代“港漂”,与香港渊颇深,和不少“香江才子”都是好友。 1948年,24岁的黄永玉离开上海,与夫人张梅溪移居香港,曾任职《大公报》和《新晚报》,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上世纪四十年代,黄永玉在香港渔村写生. 同年,金庸 (查良镛)也抵达香港,在《大公报》工作。 黄永玉与金庸的交往,一直为公众所津津乐道。

  6. 2018年9月22日 ·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这首“鬼才”黄霑创作的《我的中国心》,曾传唱一时。 厦门,这座充满小资情调的城市,长眠着“洋装虽在身,心是中国心”的陈嘉庚。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 他为民族独立、祖国富强作出杰出贡献,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病逝於北京,后安葬於厦门鳌园。 精美石雕诉说历史. 鳌园位於厦门集美东南角海滨,因形似海龟得名。 园中众多的建筑雕刻内容丰富多彩,雕工精美细緻,造型千姿百态,有闽南“石雕博物馆”的美誉。 整园分为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先生陵墓三部分。 鳌园门廊是四向通透的中式庑廊,两壁镶嵌着58幅古今历史人物故事的青石镂雕。

  7. 2021年7月20日 · 文艺中年/《桃谿》\轻羽. 传承及发展粤剧,除了专业粤剧工作者投入舞台表演,亦有赖热心和热衷粤剧艺术的人士一同参与。. 胡国贤校长本身是教育家,但同时醉心编撰粤曲及粤剧文本。. 他的首部剧作《孔子之周游列国》曾在港多次演出,备受观众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