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0/25 光復節是為了紀念 1945 年二戰結束日本國戰敗於10/25 在臺北公會堂舉行受降典禮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盟軍接管臺灣一如歌詞「張燈結彩喜洋洋」描述的,當時臺灣經歷了二戰洗禮,臺灣人欣喜若狂迎接新來的行政長官陳儀,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期待與幻想,這也是我們所熟知的歷史。 但一直以來很少被提及的,恐怕是接下來事情的發展。 整個「臺灣光復」的來龍去脈,曾任美駐臺大使館副領事 George Kerr (台譯葛超智、柯喬治) 所著之《 被出賣的台灣 》有很詳細的描述,有興趣的讀者推薦可以購買此書深入閱讀,在此不再贅述。 我們就以 The Pittsburgh Press (匹茲堡新聞) 在 1946 年 4 月的幾則報導來回顧當時臺灣的狀況:

    • 原本臺灣主權移交中華民國的可能性
    • 國共內戰使美國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支持產生變化
    • 韓戰讓美國對臺灣主權的看法明確化
    • 《舊金山和約》讓臺澎主權懸而未決
    • 結語

    先來談談臺灣主權為何有移交中華民國政府的「可能性」。 這裡講的「可能性」是指二戰末期,基於美中體制的互惠考量,美國的確是準備讓中華民國擁有臺灣。1943年3月,美國羅斯福(F. D. Roosevelt)總統在華盛頓與英國外相艾登(A. Eden) 會談時,就曾提議戰後將臺灣交給中華民國。 為何美國會有上述的提議?當時第一夫人宋美齡在美國有強大的遊說團,加上羅斯福擔心中國會單獨與日本媾和,退出戰局,因此同意臺灣「歸還」中華民國政府。而羅斯福的目的在於:1.拉蔣抗日,2.以華制日,防止日本戰後東山再起,3.尊重中國領土完整,博得正義的喝采。 另一種說法是,1945年7月美國國務院原有意在臺灣成立一個過渡的軍政府,但因為在8月3日的海陸軍聯席會議中,羅伯茨陸軍准將(F. N. Roberts, ...

    但是緊接著發生國共內戰,儘管國民黨得到美國的全面支持,還是遲遲無法獲得決定性的勝利。為了跟中共解放軍進行長期鬥爭,國民黨高層早在1948年,即就黨、政、軍、財、文中心遷往何方進行過討論,最後蔣中正採取了歷史地理學家張其昀的建議,決定遷往臺灣,空軍學校、研究機構等率先遷臺。 然而,美國對於蔣中正的遷臺計畫和行動表示詫異。美國在華聯合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David D Barr)少校認為: 另根據1949年1月19日路透社的消息,美國繼續警告蔣中正不能遷臺,因為還沒與日本簽訂和約。 對於國際上的現實,蔣中正似乎心知肚明。1949年1月12日,他曾電責陳誠在記者會中「臺灣為剿共堡壘」的發言失當,因為臺灣究竟能否做為中華民國的領土,還有很大的變數。他在給陳誠的信中說: 信中已經很清楚的點出「此時」...

    一般皆同意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美蘇冷戰局勢嚴峻,臺灣作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中圍堵共產陣營的樞紐,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因此,美國改變了他們對臺灣的態度,宣布「臺灣海峽中立化(the neutralization of the Straits of Formosa)」,美中合作體制重新確立、強化,讓原本風雨飄搖的中華民國政權得以繼續留在臺灣。整個過程中,中華民國政府似乎完全處於被動狀態。 然而,幾乎在1月美國發表對臺不干涉聲明的同時,美國國會也否決了對南韓李承晚的軍經援助方案,加上臺、韓均未被劃入美國的亞太地區防衛圈內,似乎顯示杜魯門政府拋棄了蔣中正和李承晚。 事實上,早在1949年12月20日的「黃少谷、董顯光呈蔣介石」的對韓特別外交檔案中,即揭露了李承晚有意提供韓國境內的海、空軍基...

    既然美國已取得蔣中正的諒解,下一步就必須簽訂正式的國際條約,以確認臺灣的法律地位未定,因此事先斟酌如何擬定對日和約是很重要的。美國國務院杜勒斯在1951年4月24日向顧維鈞轉述美國致英國的一份備忘錄中說: 根據這份備忘錄,就能理解為什麼美國既然支持中華民國政府,卻沒有堅持在對日和約中要寫清楚將臺澎主權歸還中華民國?因為當時兩岸政權都接受「一個中國」,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由於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的政權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如果對日和約明白寫出要將臺澎主權轉交中華民國,則中共大可以國共內戰尚未結束為由,追殺逃到臺灣的國民黨。屆時,美國的任何干涉都將被批評為干涉中國內政,完全失去正當性。 因此,1951 年通過由48 國簽署《舊金山和約》,其中第二條乙項(b)規定:「日本放棄對於臺灣及澎湖群...

    關於臺灣的主權,中華民國外交部在官網宣稱,透過「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日本投降文書」,以及《中日和約》的相關條文,已經確認臺灣的主權歸屬於中華民國。從馬政府時代就透過課綱與教科書,希望教導人民認知和相信。 但《舊金山和約》根本就沒有寫明日本將所放棄的臺澎主權給誰。而且從國際現實來看,因為臺灣主權未定,美國才能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臺灣海峽才不至於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海,確保了臺澎不被中國併吞。 外交部文件寫道: 還有,因為臺灣主權未定,儘管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也認知(acknowledge)到中國主張「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美國還是能夠由國會制定《臺灣關係法》,繼續賣防禦性的武器給臺灣,讓臺灣擁有自衛的能力。 因此,中華民國政府應該承認臺灣主權未定這件事,坦承真正屬於自己管轄的...

  2. 2015年11月4日 · 1945 8 15 一段被稱為玉音放送的日本天皇講話宣告了二戰的結束。 但這批此前加入日本皇軍的台灣人,他們的坎坷故事並沒有隨着二戰結束而停止。 「徐州戰役,實際上是在濟寧被八路軍俘虜的台灣兵,和我們七十師對打。 台灣兵跟台灣兵打! 曾為日軍、國軍、共軍的阿美族老人林明德. 因為在國軍登陸接收台灣的同時,國共內戰爆發。 在台灣的國軍七十軍開始在台灣徵兵。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是台灣迄今少數,甚至是唯一關注台灣兵的民間組織。 總幹事莊盛晃接受端傳媒訪問時說,當時加入國軍的,有一部分是在早先的二二八事件中,曾經武裝反抗國府的台灣青年,他們擔心遭到秋後算帳,因而索性加入國軍,「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 也有人自述當時是以「學國語」(普通話)之名被「騙」進軍隊的。

  3. 2017年4月20日 · 1945年日本戰敗所有日本人都要遣返離開台灣當時外代樹和子女都避居在這個丈夫投注畢生精力歷經千辛萬苦建造的烏山頭水庫她想大半輩子都在台灣了如今丈夫因戰爭身亡了她和八個子女竟落得狼狽遣返的悲慘命運…..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1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2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3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4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5
  4. 2016年9月13日 · 1945年日本戰敗從8月15日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到10月25日國民黨政府前來代表盟軍接收的無政府狀態期間台灣社會卻奇蹟似的平靜並無重大動亂出現可見社會控制已深入民心如此統治策略後來當然也就被國民黨政府全盤接收了東門町派出所無異是這兩個世代警察制度的見證者現在晾在那裡風吹雨打不知何時修復? 用手機拍了影像來分享: (本文經合作夥伴 獨立評論@天下 、作者 魚夫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原文連結:〈 魚夫:台南博物館裡的嘉義東門町派出所,告訴你日本警察的秘密 〉。 古蹟. 台南博物館. 嘉義市.

  5. 2017年1月24日 ·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之後台灣交由國民政府統治一直到2000年為止。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400年來最重要的時期也許是日本統治台灣的51年期間。 在具有驚人效率的台灣總督府的管理之下,台灣從一個落後的傳統經濟,改頭換面變成一個具有現代化 ...

  6. 2016年8月24日 · 報橘. 【歷史解密:1945那一】偷的偷搶的搶,那些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時沒公開的歷史. BO 享讀沙龍 2016-08-24.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 1945年對台灣而言,無異是一個時代落幕,與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在這本「光復與佔領──國民政府對臺灣的軍事接收」書中,將揭開那些過去隱藏在檔案室深處的秘密。 (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楊護源. 陸軍七十軍參謀長曾對警備總部的官員表示:「該軍接收軍軍品及物資,在過去向日軍接收時,基於情況力求迅速不求確實。 」以致在接收行政程序完成後,仍有問題與糾紛產生。 如憲兵組在接收台北憲兵隊時,因重複移交造成有物資數量不符情事;臺灣供應局對於六十二軍所接收之倉庫,還有哪些倉庫尚未移交,至一九四六年八月仍無可憑查資料而請警備總部協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