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1日 · 2023年12月日本新潟大學地質學家上田隼人曾在國際期刊發表報告指出在日本海溝海面下7500米發現26米的斷層崖是海底大地震影響海溝地形變化的跡象甚或造成311地震重現的關鍵因素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當斷層數量增多且交疊很容易引發黎克特制8級以上的大地震。 他解釋,即使海底震央位置距離陸地較遠,沿岸地區地震強度不高,但仍可引發大海嘯。 據過往地震數據,黎克特制8級以上的強震曾引發超過30米高的大海嘯,造成數千人傷亡。 若日本東北部發生大海嘯,福島縣、宮城縣和岩手縣將會是首當其衝的地區。 遊日旅客防災須知. 日本是不少人旅遊的首選地區,專家建議有計劃遊日的旅客應特別留意海嘯警報或地震資訊。

  2. 2024年3月4日 · 日本千葉縣連日發生地震. 日本千葉縣在周六2日凌晨接連發生兩次有感地震據NHK報道指千葉縣東邊海域自2月26日起發生多宗地震直至昨日3日下午6點就已經錄得31次震度1以上地震而最近3日亦錄得至少6次震度3以上的地震即使未有造成任何傷亡當地專家京都大學教授西村卓也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 有受訪千葉縣居民表示:「最近發生頗多地震,頻頻發生的話還蠻可怕,搞不好又會發生(強震),會有這樣的不安。 西村教授接受NHK訪問表示,這樣震度低而又頻繁的地震現象稱為「慢地震」。 他解釋,所謂「慢地震」是指地殼透過緩慢的滑動去釋放能量,而千葉縣外海正正是大陸板塊和海洋板塊交錯位置,過去幾日的地震也發現大陸板塊正往東南方向移動,光是上月(2月)就已經發生2厘米的位移。 他稱:

  3. 2023年2月17日 · 日本多地新接連發生魚類集體死亡事件繼早前新潟縣有大量沙甸魚被冲上岸後近日福岡縣志賀島一個沙灘也發現有逾百條河豚屍體引起民眾擔憂是地震先兆當地專家也形容現象史無前例」。 最新影片推介: 根據《

  4. 2024年4月3日 · 台灣地震/花蓮/宜蘭/地震/海嘯/自然災害遊台注意台灣花蓮對出海域今早3日7時58分發生7.2級大地震多個縣市出現大廈嚴重損毀路基崩塌捷運高架路段位移等災情據悉目前造成至少4死57傷

  5. 2024年3月13日 · 大嶼山地震/地震/意外事故/愉景灣香港天文台網站於本周一11日發出地震報告表示大嶼山在當日下午1點22分曾發生一次黎克特制2級地震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社交平台上補充,連同今次在內,香港一共發生過9宗震中在境內的地震,藉此指出香港並非沒有地震源頭,提醒市民多加注意。 最新影片: Sick問識答|乳癌術後不一定需要化療? 醫生拆解治療方法+治療藥物。 天文台網站於周一下午1點31分發出地震報告,指地震網絡偵測到市民報告的本地有感地震。 天文台表示,大嶼山於當日1點22分發生一次黎克特制2級地震,震中位於香港天文台之西約2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 逾百名市民報告,表示曾感受到維持數秒的輕微震動;當中大部分報告來自大嶼山區,屯門、元朗、港島及九龍區亦有市民向天文台報告有感。

  6. 2021年6月18日 · 心理學認為,在沒有先兆之下,突然有一股強烈恐懼或強烈不適,在短時間內,出現以下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只要有以上4項症狀,即代表驚恐突襲。 一般人在首次驚恐突襲發作時,以為自己身體出現狀況及問題,定會感到憂慮。 求醫後做足檢查,卻發現一切正常,令當事人更加擔憂害怕。 因為怕再度發作,而影響到原本日常生活習慣,如避開某地方、暫停做某些活動等,甚至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這種不能預知、甚至沒有原因的強烈恐懼,就是驚恐症開端。 因此有些人可能只試過驚恐突襲,卻未必一定會患上驚恐症;而且一般人不會在同一年發生第二次驚恐突襲,所以不用過於緊張。 而因為特定原因而產生驚恐及懼怕感,如幽閉恐懼、廣場恐懼及社交恐懼等,則視為恐懼症一種,本質上跟驚恐症不同。

  7. 2024年4月3日 · 台灣花蓮地震/天災/災禍/地震/強震/預言台灣花蓮對出海域今早4月3日發生7.3級地震造成至少4死57人傷據報當地餘震不斷造成房屋傾斜倒塌是台灣25年來最大規模的地震香港天文台亦.

  1. 相關搜尋

    地震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