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月23日 · 中一自行收生 地區名校13爭1 上水校跨境童報讀增1倍

  2. 2014年1月23日 · 中一自行收生 地區名校13爭1 上水校跨境童報讀增1倍

  3. 2021年12月8日 · 根據最新出版的中學概覽2021/2022顯示各校下學年的教學語言安排至少3間中學於放寬門檻後達標獲准由部分英文班改為全開英文班 (俗稱英中」),中一級開始實施。 教育局稱不宜公布有關學校數目,免家長誤解。 元朗公立中學變非全英文班. 新增的3間全開英文班中學分別為九龍真光中學風采中學 (教育評議會主辦)、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羅桂祥中學。 元朗公立中學由全開英文班,改為部分科目要「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羅桂祥中學校長梁國基稱,今次好消息是各方努力的成果,教師團隊獲肯定。

  4. 2015年10月26日 · 明報專訊有意見認為政府應把中史科列為必修科風采中學 (教育評議會主辦)通識科兼中史科教師王岳資認為討論應放回當下的社會脈絡去理解。 王sir指出,評論政策時首先要了解政策背景及目的。 就「中史科應否必修」的討論,同學不難發現近年社會有「要增強港人國民身分認同感」的聲音、港人對國家出現信心危機等,不少論者相信修讀中史科有助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和認同。 王sir認同推廣中史科有助提升對國家的了解,「中史科講治亂興衰,即包括好及壞,對認識國家來說,比一門獨立的國民教育科來得更全面」。 推廣中史科助提升國家認同. 他相信學生有獨立思維,以及在教師教導下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他同意交流團可增廣見聞,也能讓同學對國家的印象有所改觀,「香港部分傳媒有些偏頗,參加交流團能更全面地認識中國」。

  5. 2015年11月12日 · 中學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 ˙IES題目 以「反國民教育‧佔領政府總部」為例,探討八、九十後青少年主動參與社會運動的原因,並從此提出增加青少年參與社會運動的次數的建議。˙研究焦點/目的 1. 了解現時八、九十後青少年參與社會運動的情 2.

  6. 2019年11月11日 · [2019.11.11]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大埔醫院北面的大埔第9區,預計2023年有新公屋落成,邨內預留地方興建一間全新資助小學。 教育局將校舍分配予五旬節聖潔會香港總監督,該會回覆本報稱,新校擬取名「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現時正與教育局、建築署磋商校舍設計,預計最快2023年9月正式開校;又稱新校會引進芬蘭校園設計,讓學生置身豐富的感官體驗空間,激發學習靈感、創意等。 明報記者 魏綺婷. 據教育局資料,新校位於大埔第9區,設有36個課室、地盤面積7085平方米,暫定2023年中落成。 獲分配新校的五旬節聖潔會書面回覆本報查詢稱,重視全人教育「靈、德、智、體、群、美」,將學校營造成一所能給予學生信任、安全感和溫暖的家園,建立孩子及家庭應對21世紀國際社會轉變及挑戰的能力。

  7. 2016年5月23日 · 【明報專訊】出身Band 5中學的張文源當年為留在籃球隊發憤讀書輾轉當了中學教師尤其理解潛水學生遂拿機械人誘他們晚晚留校鑽研電腦程式還晚晚貼錢為基層學生買飯盒駕車逐一把他們送回家。 學生為「玩」機械人忽然上進,擊敗名校代表香港出賽,贏輸次要,張sir更想為考場的「失敗者」重新下人生定義。 明報記者 蔡瑤. 「上堂睡覺、聊天,功課總遲幾天才交」,於廠商會中學讀中五的「光光」,本來很懶散,去年因見校內機械人隊戰績輝煌而加盟,燃點了熱情,「以前沒想過前途,現在想循這方面發展。 本來逃避英文,現在每日上網學一句英文」。 讀兩次中五中六 3個學位. 「用同理心待學生,我都是這樣大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