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下壓高食療防治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根據梁卓偉. 隔離病床,接收更多病情較嚴重的感染者。 我們亦已開始改裝亞洲國際博覽館展館,同樣用作社區隔離和治療中心,並在有需要時接收因院友被感染而須離院隔離的安老院長者。 為彌補檢疫設施的不足,我們最近已敲定在竹篙灣多興建二千個單位,爭取於今年年底前落成,屆時竹篙灣將可一共提供3 500個單位,成為本港最大型的特設檢疫中心,可應付有機會在冬季再次爆發的疫情。 此外,我們已聯絡更多酒店,讓部分海外到港人士在病毒檢測呈陰性後入住,完成14天強制檢疫。 (三) 未雨綢繆,策劃進一步管控措施。 坊間提出若形勢再惡化,香港可考慮採取如其他地方早前推出的「居家令」或「禁足令」,限制市民出外。 這些有如「宵禁」的措施,影響深遠,須非常小心行事。

  2. 包括20個獨立負壓病房 1月4日 行政長官宣布計劃將 (疫苗氣泡 )的要求由 2 月24日起擴展至更多處所 1月5日 行政長官宣布加強一系列 (外防輸入內防擴 « )的防疫抗疫措施包括實施地區性航班熔 斷機制 ) 1月8日起為期兩星期 、收緊社交

  3. 抗疫工作. 過去一個月的其中一項重要抗疫舉措,是在9 月1 日至14日期間進行普及社區檢測計劃。. 這項由中央政府支援特區進行的計劃,為市民提供「願檢盡檢」的病毒檢測服務,旨在讓我們更好掌握整體社區的感染情況,以及找出社區內無病徵的隱性患者,切斷社區 ...

  4. 設施接受隔離及治療;同樣地,緊密接觸者亦必須於檢疫中心 接受檢疫,當中有醫療站或流動醫療隊提供支援,這既是為防止 病毒在社區傳播,也考慮到香港的居住情況。如涉及兒童,衞生 署一般會容許一位家長或一名由家長安排的照顧者陪同該兒童,

  5. 香港在抗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工作中出現了兩個名詞,分別是形容如何制定管制措施的 “Suppress and Lift” 策略,和要仔細考慮公共衞生、經濟影響和市民接受程度的「三人拔河」比喻,而兩者又往往涉及我們能否做到張弛有度、能收能放。 儘管政府非常重視專家顧問團各位成員的專業意見,但要做到社會大致認同的張弛有度,不是單純的科學計算,我和政府團隊以及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須作多方面判斷,並在決策過程中多聽意見。 疫情發展. 香港的疫情自四月中起漸趨穩定,若撇除輸入個案,由4 月20日至5 月12 日連續23日都沒有本地感染個案,顯示政府和社會各界過去的抗疫努力沒有白費,我們都感到鼓舞。

  6. 再創單日新(例如10月16日全球確診個案首次超過40萬宗),部分地區須再次採取極嚴厲的社交距離措施,餐廳和大部分商店須 停止營業。本港疫情大致穩定,讓我們除了有喘息空間,亦可以採 取更精準的防控措施,並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前提,逐步恢復較多

  7. 上述的現象正好說明了香港疫情已趨穩定,特區政府的“Suppress and Lift” 防疫抗疫策略,亦已在公共衞生風險可控的前提下, 進入放寬限制的新階段, 各類經濟活動逐步恢復,市民生活亦大致回復正常。 但「 張弛有度」 不等如鬆懈,在有效疫苗未出現和廣泛應用前, 我們仍須提高警覺, 隨時準備迅速應變。 1. 疫情發展. 香港的疫情持續穩定,過 去一個月(5 月. 25. 日至. 6. 月. 24. 日)共. 有. 114. 宗確診個案, 當中. 102. 宗是輸入個案,依次是分別由巴基斯. 坦、 菲律賓、 印度、孟加拉等國回港的香港居民或他們的緊密接觸. 者。 這些個案都是透過對海外抵港人士作病毒檢測所發現,而由於. 我們採取. “test and h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