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銀色債券 (英文: silver bond )是 香港政府 自2016年開始發行的零售債券,只限年滿60歲(2016至2020年期間為65歲)的香港身份證持有人購買,息率為 綜合物價消費指數 過去六個月的變化平均值,並設有保證最低息率(依據發行年份而不同,2016-17年為2%,2018-19為3%,2020及其後為3.5%) [1] 。 概要 [ 編輯] 至今所發行的銀色債券均為3年期,認購量及交易單位為港幣10,000元及其倍數,不設 二級市場 ,到期前需要套現的話只能要求政府按照票面價值連應付利息回購 [2] 。 市民可透過20間指定的配售銀行及部分證券行申請 [1] [2] 。 如持有人不幸在債券到期前過身,可作為一般財產依法轉讓給繼承人,即使他們未年滿65歲 [2] 。

  2. 銀色債券 (英文: silver bond )是 香港政府 自2016年開始發行的零售債券,只限年滿60歲(2016至2020年期間為65歲)的香港身份證持有人購買,息率為 綜合物價消費指數 過去六個月的變化平均值,並設有保證最低息率(依據發行年份而不同,2016-17年為2%,2018-19為3%,2020及其後為3.5%) [1] 。 概要. 至今所發行的銀色債券均為3年期,認購量及交易單位為港幣10,000元及其倍數,不設 二級市場 ,到期前需要套現的話只能要求政府按照票面價值連應付利息回購 [2] 。 市民可透過20間指定的配售銀行及部分證券行申請 [1] [2] 。 如持有人不幸在債券到期前過身,可作為一般財產依法轉讓給繼承人,即使他們未年滿65歲 [2] 。 反應.

  3. 银色债券 (英文: silver bond )是 香港政府 自2016年开始发行的零售债券,只限年满60岁(2016至2020年期间为65岁)的香港身份证持有人购买,息率为 综合物价消费指数 过去六个月的变化平均值,并设有保证最低息率(依据发行年份而不同,2016-17年为2%,2018-19为3%,2020及其后为3.5%) [1] 。 概要 [ 编辑] 至今所发行的银色债券均为3年期,认购量及交易单位为港币10,000元及其倍数,不设 二级市场 ,到期前需要套现的话只能要求政府按照票面价值连应付利息回购 [2] 。 市民可透过20间指定的配售银行及部分证券行申请 [1] [2] 。 如持有人不幸在债券到期前过身,可作为一般财产依法转让给继承人,即使他们未年满65岁 [2] 。

  4. 2021年至2022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 》,是 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於2021年2月24日在 立法會綜合大樓 發表的 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 。 [1] 是次預算案紓困「派糖」措施總額較2020/21年度減少近三成,予人「輕基層」的觀感。 [2] 而財政赤字高達2576億元,為歷年最高。 加上陳茂波宣讀《財政預算案》時隻字不提《 港區國安法 》的80億港元國安費用,只列在預算案開支預算摘要最後一項,結果記者會上被媒體多次追問。 [3] 而行政費用達6億元到電子消費券亦被民間批評惠澤大商界多於市民。 [4] 內容摘要 [ 编辑] 支持企業和就業 [ 编辑] 支持企業 [ 编辑] 延長百分百擔保企業低息貸款申請期限至今年底,提高貸款額上限至600萬元,延長還款期及「還息不還本」安排.

  5. 發行通脹掛鈎債券和銀色債券總額不少於 130億元 未來5年發行合共約660億元的綠色債券 寬免在港上市交易所買賣基金(即ETF)的市場莊家在發行及贖回ETF單位過程中的股票買賣印花稅

  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香港政府通脹掛鈎債券 ( 英語:iBond )是一種三年期港元政府 債券 ,每手 面值 一萬港元,每半年派息一次 [1] ,其息率分浮息及定息,浮息與香港最近六個月的 通脹 率(以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 [2] 為準)掛鈎,定息為一厘,2020年改為兩厘,最終派息率以高者為準 [3] 。 背景 [ 編輯] 發行計劃由香港第四任 財政司司長 曾俊華 於 2011年至2012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 中提出, 香港政府 將發行100億港元的 債券 。 目的為促進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發展,及為本地市民提供多一個應對通脹的投資選擇。 由於香港低利率、 通貨膨脹 不斷加劇,政府認為這會削弱本地家庭儲蓄的購買力,故此希望通脹掛鈎債券能減輕通脹對市民的影響。

  7. 2021年7月24日,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發布《2021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 [1] ,其中中銀國際被評為A級,與2020年持平。 [2] [3] 代表性項目 [ 編輯] 1993年,完成青島啤酒H股上市項目,開啟了中國企業赴境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的先河。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衝擊香港金融市場,中銀國際協助香港特區政府瓦解了國際金融炒家的攻勢,捍衛了香港的金融秩序。 2000年,擔任盈科收購香港電訊的融資及財務顧問,該項目為當時除日本外亞洲最大的兼併收購項目。 2004年,與中銀香港聯手擔任了香港特區政府首次政府債券發行項目——200億港元政府的聯席全球安排行與簿記人。 2006年,協助 中國銀行集團 在 香港交易所 和 上海證券交易所 成功上市,是全球股票集資金額最大的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