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1日 · 聯電成立於 1980 年,是國內首家晶圓製造廠,並曾創下多項紀錄,但目前晶圓代工市率 7.9%,落後台積電,不過在務實策略下,聯電於面板驅動 IC 領域仍居世界第 1。

    • Dram、Nand Flash 面臨微縮挑戰,產業界尋找新興記憶體技術
    • MRAM 可微縮到 10 奈米以下,並兼具處理與儲存資訊的功能
    • 格芯、台積電投入研發,Mram 市占持續增加

    隨著半導體產業持續朝更小的技術節點邁進,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與 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記憶體)開始面臨微縮挑戰,DRAM 已接近微縮極限,而 NAND Flash 則朝 3D 轉型,除微縮越趨困難外,在高速運算上也遭遇阻礙。 而在人工智慧、5G 時代來臨下,資料需求量暴增,隨著摩爾定律持續向下微縮,半導體業者加大對新興記憶體的研發與投資力道,開始尋求成本更佳、速度更快、效能更好的儲存解決方案。 目前新興記憶體主要包括鐵電隨機存取記憶體(FRAM)、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磁阻式隨存取記憶體(MRAM)及可變電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RRAM)等,其中又以 MRAM 最被看好、最受業界期待。

    MRAM 屬於非揮發性記憶體技術,是利用具高敏感度的磁電阻材料製造的記憶體,斷電時,所儲存的資料不會消失,耗能較低;讀寫速度快,可媲美 S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比 Flash 速度快上百倍、甚至千倍;在記憶容量上能與 DRAM 抗衡,兼具處理與儲存資訊功能;且資料保存時間長,適合需要高性能的場域。 除效能上的優點外,相較於 DRAM、SRAM 與 NAND Flash 等記憶體面臨微縮困境,MRAM 特性可滿足製程微縮需求。目前 DRAM 製程停滯在 1X 奈米,而 Flash 走到 20 奈米以下後,朝 3D 製程轉型,MRAM 製程可推進至 10 奈米以下。至於 SRAM,則在成本與能量損耗上,遭遇嚴峻挑戰。 在具備 Flash 的非揮發性技術、SRAM 的快速讀寫能力、DRAM...

    MRAM 與 DRAM、NAND Flash 及 SRAM 等記憶體概念全然不同,MRAM 的基本結構是磁性隧道結,研發難度高,目前主要為兩大類別:傳統 MRAM 及 STT-MRAM,前者以磁場驅動,後者則採自旋極化電流驅動。 目前各家半導體大廠主要著眼 STT-MRAM,且越來越多嵌入式解決方案誕生,以取代 Flash、EEPROM 和 SRAM。三星採 28 奈米 FD-SOI(完全空乏型矽絕緣層金氧半電晶體)製程製造;格芯同樣 FD-SOI 技術,但製程已推進至 22 奈米;英特爾也採用基於 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技術的 22 奈米製程。 台積電則是早在 2002 年,就與工研院簽訂 MRAM 合作發展計畫,目前正開發 22 奈米嵌入式 STT-MRAM,採用超低漏電 CMO...

  2. 2020年9月29日 · 台積電拿下了全球晶圓代工近六成市率,老二的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y)加上老三的聯電(UMC)也不到兩成。無可取代,是台積電的世界地位。因此 歷次台灣地震或斷電,國際通訊社第一通電話,不是打給總統府,而是台積電。

  3. 2020年1月10日 · 鉅亨網. 2020-01-10. 分享本文. 半導體產品示意圖.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半導體材料以「矽」為主,然而矽基半導體具有功耗高、切換頻率低等缺點,但 5G 產品又有高功耗、高頻等特性,為了提升 5G 效能,「氮化鎵」成為 5G 時代的重要材料,也是台灣代工廠的關鍵領域! (責任編輯:郭家宏) 蘋果 iPhone X 採用 3D 感測技術後,半導體材料砷化鎵因 VCSEL 等應用而聲名大噪,近來隨著 5G、電動車等新應用興起,對功率半導體需求增溫,新一代材料氮化鎵(GaN)挾著高頻率等優勢,快速攫獲市場目光;台廠繼站穩矽晶圓代工、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地位後,也積極搶進氮化鎵領域,力拚再拿代工龍頭寶座。 矽基半導體切換頻率低,氮化鎵具有高頻優勢.

  4. 2021年11月10日 · 2021-11-10. 分享本文. 為了炫技自家數位孿生技術,NVIDIA 苦苦瞞著全世界 3 個月. 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於 2021 年度 GTC 會議上介紹多項將改變市值數兆美元產業的嶄新技術,包含最近火紅的宇宙議題、自動駕駛車、虛擬化身與更智慧的機器人。 在媒體採訪中,針對「宇宙」的議題是目前發問最踴躍的相關事項,大家也都好奇,NVIDIA 眼中的宇宙是什麼。

  5. 2021年10月6日 · 鴻海研究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郭浩中分析,「台灣在化合物半導體滿強的, 在元件上雖然材料美國比較厲害,但是製造端有台積電、穩懋,封裝有日月光,台灣是有機會做起來的。 化合物半導體、矽基半導體差很大,台廠學習曲線長. 放眼看去,除了原本就稱霸矽晶圓領域的台積電、日月光、環球晶等,均布局卡位第 3 代半導體一段時間;在第 2 代半導體砷化鎵(GaAs)領域深蹲已久的穩懋、宏捷科、全新等,也擺出對第 3 代半導體勢在必得的態勢。 此外,功率元件供應鏈如強茂、漢磊、世界先進,以及從 LED、太陽能領域跨足的富采、太極、穩晟等,也摩拳擦掌投入第 3 代半導體。

  6. 2020年3月2日 · 2020-03-02. 分享本文. 晶圓示意圖.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5G、AI 需要龐大的運算能力,同時設備的體積也愈縮愈小;為了提高運算元件密度,晶圓構造從 MOSFET 升級到 FinFET,然而這兩個結構間有 16 到 20 奈米的尺寸空窗區域,SOI 晶圓成為填補空窗的關鍵。 相較於傳統矽晶圓,SOI 在高頻與高功率環境中具優勢;而相較於 FinFET,SOI 具有成本低、製程技術簡單等優點。 此外,SOI 單價與毛利是傳統矽晶圓的數倍,有良好的獲利表現。 目前台灣在 SOI 領域有哪些關鍵廠商? (責任編輯:郭家宏)

  1. 相關搜尋

    于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