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人口普查長者 相關

    廣告
  2. 網上平台為長者提供不同安老方案及介紹各項資助申請,助你更輕鬆照顧長者! 社會企業創立超過十年,為長者提供支援及不同的照顧建議,已服務超過三萬家庭!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7日 · 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本港有148.2萬15-34歲青年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傭下同),較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時的173.5萬人減少25.3萬減幅高達14.6%15歲以下人口亦減少2.3萬人至80.8萬人至於壯年及中年人口35-64歲則合共稍增6.6萬至約335萬

  2. 2022年4月29日 ·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本港有145萬名65歲或以上長者佔全港人口兩成當中39萬人屬80歲或以上以過往統計處調查所指約四分一長者需要他人照顧估計推算現時有約36.5萬名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者需要照顧的長者大多是長期病患者過往資料顯示長者人口中約6成是長期病患者。 另外,獨居及貧窮長者比例分別有23%及14%。 然而,現時政府提供的資助院舍宿位卻遠遠不夠需求。 截至2021年7月底,本港資助院舍共有29,717個宿位,包括津助或合約安老院、參加「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以及護養院,共佔需要照顧長者5.7%。 截至2020年12月底,資助宿位輪候人數達37,525人。 輪候人數眾多,近年輪候時間亦持續上升,其中津助或合約安老院平均達3年5個月,較2016年高5個月。

  3. 2023年4月28日 ·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現時全港有145萬名長者佔總人口19.6%其中長者勞動人口為211,457參與率達14.6%較十年前65,888人增逾兩倍另外根據統計處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移動3個月期間數據65歲及以上的長者勞動人口參與率為13.9%60至64歲的長者勞動人口參與率為48.8%同樣較2011年大幅上升。 人數分布中,男性長者的勞動人口參與情況明顯較女性高。 85歲或以上的高齡工作人士合共有約880人,其中包括約590名男士及280名女士。 地區方面,中西區、灣仔、離島及油尖旺區的長者勞動人口參與率較高,介乎17.4%至19.4%,最低的是觀塘和葵青區。

  4. 2022年9月25日 · 撰文:陳嘉慧. 出版: 2022-09-25 12:30 更新:2022-09-25 12:30. 11. 統計處最新公布2022年中本港長者比例已超過兩成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 人口老化下社會撫養負擔加重預計到2037年每1.7名打工仔便要撫養1名長者更有調查指一般家庭供養父母的家用可達收入的 ...

  5. 2022年12月12日 · 據最新人口普查現時本港有33萬居於家中的60歲及以上長者需要別人長期照顧佔整體長者人數16.6%於全港約741.3萬人口中佔比約4.45%需要長期照顧的比率自然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數據顯示本港70至74歲居於家中的長者需要照顧的比例為13.2%85歲或以上長者中的相關比例升至61.8%。 處方尚未進一步公布各區統計,但按現時各區人口可以估算各區需求,例如觀塘(約2.5萬)及東區(約2.2萬)區8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全港最多,可估計兩區內會有更多非院舍長者需要長期照顧,宜對區內照顧者增加支援。 至於比較人口年齡結構,黃大仙、東區及葵青區內均有超過三成人口年齡達60歲或以上,未來「以老護老」等情況或進一步加劇。

  6. 2022年7月23日 · 本港出名是長壽之都最新人口普查顯示2021年本港百歲或以上長者超過1.1萬人相當於每1萬人口便有近16名人瑞佔人口的比例更比日本高排全球第2然而本港長者中貧窮患長期病的比例不低意味港人長壽卻不一定幸福。 A Flourish data visualization. 據統計處人口普查2021年本港100歲或以上人口達11,575人較2016年約3,600人增加逾兩倍較2011年1,890人增加五倍。 人瑞中以女性佔多數,去年有8,842名女人瑞,比例達76%,不過人瑞男女比例已較2016年有所拉近,當年男性僅佔15%、女性佔比高達85%。

  7. 2023年7月8日 · 社會新聞. 尋找隱蔽長者獨居婦慣孤獨拒接觸 社工洗樓擺街站覓蹤跡建關係. 撰文:江麗盈. 出版: 2023-07-08 10:00 更新:2023-10-19 17:48. 50. 今年5月水泉澳邨有獨居長者在家中離世數月後始被發現社會開始看見隱蔽長者」。 早在社會注視之前有班人一直在社區尋找隱蔽長者他們不時洗樓拍門擺街站希望找到一個算一個。 年過七十歲的阿美(化名)獨居多年,不喜歡外出、抗拒與人接觸,最大嗜好是在家「煲劇」,她記不起這種生活何時開始,也難以言明原因,經歷家暴、離婚、失業、為家人賣樓還債,人生在世,她形容如同「苦行僧」。 阿美以往不認識任何社福服務,不懂求助,在劏房內,她總是望著窗外天空,思索如何走出困境,直至在街站遇到社工,生活才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