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7日 · 1. SWOT分析. 2. 五力分析模型. 如何用數據做競品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數據可視化. 結語. 競品分析是商業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幫助企業揭示對手的策略與市場定位,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這項分析不僅僅是搜集數據,更重要的是將數據轉化為洞察力,進而制定策略。 以下將詳細介紹競品分析的步驟、框架與方法。 一、競品分析的重要性. 競品分析能夠揭示市場趨勢、對手動態和潛在風險,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持。 通過詳細的分析,企業可以發現市場機會,避免盲目決策所帶來的風險。 二、競品分析的五個步驟. 1. 確定分析目標.

  2. 2023年4月7日 · 大數據相關工具. 雲端平台大數據工具.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數據(Big Data)已經成為每個企業都應該理解和掌握的技術。 無論是決策支援、市場趨勢分析,還是客戶行為預測,大數據都發揮著關鍵作用。 本文將深入解析大數據的定義、其實際應用場景以及相關工具,讓你全面掌握大數據的魅力與潛力。 大數據是什麼? 大數據是指在傳統數據處理應用軟件無法有效處理的大量數據集合。 其主要特徵是具有 高度的異質性 , 大量的數據量 , 快速的數據產生與傳輸速度 ,以及可能 低品質或不確定的數據值 。 這些特點也被稱為大數據的四個V:Volume(數據量)、Velocity(速度)、Variety(種類)和Veracity(真實性)。 多大才能算是大數據?

    • Startup在新加坡真的這麼「火」嗎?
    • 新加坡政府是 Startup 生態圈背後最強而有力的推手
    • 政府領軍投資,國際資金蜂擁而至
    • 國外創業家帶來海外經驗
    • 募資和金融環境
    • 關於人才
    • 結論

    如果只看報導的話,你可能會覺得 Startup 在新加坡真的很火熱,似乎每個人都想捲起袖子創業,但實際的狀況是,大部份的新加坡公民對創業或加入新創團隊並不是很感興趣。因為新加坡的失業率非常低,幾乎達到了全民就業的狀況,而且好的工作機會很多,不需要冒風險就有不錯的收入。舉科技業為例,像 IBM 和 SAP 這種跨國大公司在新加坡雇用了上百名研發和業務的人才, 而網路巨擘如 Google 和 Facebook 都把亞洲的總部(「大中華區」以外)設在新加坡,就連 Snapchat 都在新加坡設有工作團隊。 另一方面,跟台灣相比,在新加坡經營企業的成本非常昂貴,人力成本和租金高到足以讓大部份的人對創業感到卻步,大多的新加坡人還是寧願待在大公司工作,也不願承擔高風險出來創業。所以,新加坡的 Start...

    台灣人的創業帶有點草根性質,很多年輕人對過低的起薪 (22K) 感到憤怒,而一些30~40歲,職涯走到中間階段的人才,在傳統產業或是電子大廠看不到成長的機會,新生代跟中生代都紛紛跳出來創業。相較台灣「揭竿起義」型的創業,新加坡的創業氛圍就都是由政府來主導,屬於由上至下的概念。新加坡政府很明確的揭示了國家未來的方向 —— 以科技創新產業作為經濟成長的新動力,且政府目前也在積極培育科技/工程技能的人才。 新加坡的總理李顯龍先生在最近一場創業論壇中,公開了自己用C++語言寫出的數獨破解程式,並且鼓勵國人學習程式,且他自己的兒子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在美國 Google 當產品經理。不難看出國家領導人對科技的重視。 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是政府主導的國家。當政府傾全力在朝科技新創的領域發展,我們也就可以想...

    新加坡政府如此支持新創產業,來自私部門的資金自然也不會缺席,且其中不乏來自海外的資金。重量級的創投包括 Sequoia, Intel Capital, Rakutan, 和 Gree Ventures 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投入資金到新加坡的新創企業。新加坡政府也懂得如何操作媒體與 PR, 比如美國知名創投、Draper University 的創辦人 Tim Draper 到新加坡拜訪,對新加坡的「創業家精神」留下深刻印象。而 Tim 的到來也讓新加坡在國際新創舞台上受到肯定。 2013年,創投總共投資了17億美金在新加坡的科技產業,比起2011年足足成長了60倍: 這個投資金額遠大於香港,甚至超越了市場大得多的日本和南韓。這是因為投資者看到的不只是新加坡,而是整個東南亞市場。這個有超過六...

    新加坡 2014 年的人口是 550 萬,但有接近 40% 的人不是新加坡公民,這些人大多由國外工作人士和留學生所組成。新加坡的英語環境和移民友善政策,讓很多海外的創業家選擇在新加坡創業,他們把成熟市場(歐州、北美)的經驗、知識和人脈帶進新加坡,這無形中也幫助了新加坡本土 Startup 的成長。

    Startup 的募資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種子輪、A輪(及以後)和 Late Stage (pre-IPO),台灣有種子輪和 pre-IPO 的投資者 (天使或 VC) ,但極度缺乏中間的 A、B 輪資金,很多 Startup 的種子資金燒完了就走不下去。而新加坡的募資環境就比較健康,三個階段的募資都有 VC 在背後支持。像是來自美國的 Sequoia 和 Intel Capital,來自日本的 Rakutan 和 Gree Ventures,還有新加坡本地的 SingTel Innov8 等等。 同時,新加坡的金融體制成熟開放,政治穩定,公司稅率低,是企業與投資者非常喜愛的環境。所以大部份在東南亞的新創團隊,在開始募比較大的資金時,都會在新加坡設公司,以準備下一輪集資。

    新加坡人口少,但人民背景與文化多元。很多年輕人有跨國工作的經驗。其中有些優秀的人才在東南亞的國家工作過,或具備歐美外商的經驗。他們的英文素質很高,也很習慣與不同國家的人共事,如果你的 Startup 想朝東南亞或北美發展,正在尋找具備國際移動能力的人才,新加坡會是一個獵才的好地方。 另外,因為現有產業結構的關係,新加坡的商業人才多,但相較之下技術人才就比較缺乏。至少跟台灣比起來,資訊工程在新加坡並非熱門科系,因為技術人才供不應求,很多的 Startup 會傾向把產品外包給印度、越南或菲律賓的技術公司。能力好,對 Startup 模式熟悉的開發人才,隨著募到資金的新創團隊增加,他們的身價也在快速上昇。

    綜合以上論述,我想給想去新加坡發展的台灣 Startup 一些建議: 1) 新加坡正處於 Startup 高速發展的風口上,背後最有力的推手就是政府,如果你在新加坡做 Startup ,請確保你清楚了解你能從政府得到什麼樣的資源,政府提供了很多津貼和種子資金的計畫可供創業家申請,很多對外來創業家都有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2) 新加坡的人口太少,企業很多,除非你做的是 B2B 的服務,否則新加坡不該是你的主要市場。新加坡比較適合作為新創企業的財務中心,或是前進東南亞國家的跳板。譬如最近剛獲得500萬美元融資,在亞洲(包括台灣)的市場快速成長的 Paktor(拍拖) ,去年從 Softbank 募得了 2400 萬美元進軍印度的 RedMart,還有來自馬來西亞,去年底剛完成天價...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3年8月8日 · 從印尼最大電商 Tokopedia,有哪些數據治理經驗可以分享? 新加坡政府推動數據治理,經驗如何? ChatGPT 崛起後,數據治理有什麼轉變與新挑戰? 企業做數據治理,不同角色如何分工? 誰該對資料負責? 結語:企業如何推動數據治理? 關鍵字補充. 3 位在美國與新加坡、有豐富數據與 AI 領域經驗專家管其毅、Angus 與 Koo,帶大家瞭解「數據治理」是什麼? 對企業為什麼重要? 如何開始執行? 不同產業有什麼挑戰? ChatGPT 問世後「數據治理」又有什麼轉變與新挑戰? 如何減少 bias (偏見) 並降低企業風險? 數據治理是什麼? 企業為什麼要做? 管其毅 是台灣最大資料社群 「台灣資料科學社群 TWDS Meetup」 創辦人,致力推動台灣資料領域成長與培育人才。

  5. 5個能學會的關鍵. 發佈日期: 2016 年 10 月 6 日 作者: AC 編輯群. 內容目錄. 1. 三要素:動機、熱情、成就感. 2. 有系統的入門. 3. 找尋同好. 4. 練習、練習、再練習. 5. 有目的性的學習‍. 怎樣的人會學不起來? 3分鐘熱度學不會. 沒天份學不會. 結語:怎樣叫做學會? 在一個寫程式正夯的年代,常遇到有朋友問我:「一點技術都不懂的人可以學寫程式嗎? 學的起來嗎? 」我的答案通常是:「當然可以學,但是學不學的起來不一定。 ( 零基礎也能學會! 最有系統的程式設計入門線上課程 ) 怎樣才能學的起來呢? 我歸結幾點觀察如下: 1. 三要素:動機、熱情、成就感. 不管學習任何事物,動機都是最重要的。

  6. 2023年3月6日 · 1. 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HDFS) 2. MapReduce. 3. YARN (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 4. Hadoop Common. Apache Hadoop 入門教學. 1. 安裝 Apache Hadoop. 2. 啟動 Hadoop 叢集. 3. 執行你的第一個 MapReduce 工作. 4. 使用 Hadoop 生態系統. 5. 監控和調優. 6. 參考資源. Hadoop 使用場景.

  7. 2024年3月25日 · 像是可能大家都有聽過的 凱薩加密法 ,就是一個非常基本的加密方式:將明文的字母全部位移固定的距離,解密時再位移回來;例如明文是 「EGG」,位移距離(金鑰)為 3,那麼加密後的密文就會是「HJJ」。 當然,真實的環境不會用這種很容易被解出來的加密方式,而是會透過例如 AES 等方式進行加密;但兩者同樣的是,都會透過同一個金鑰來進行加密與解密,因此我們把這類的加密方式稱為「共用金鑰加密」,或是「對稱式加密」。 經過共用金鑰加密,資料傳遞就安全了嗎? 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