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2日 · 無定向學堂:疫境當前 打工仔如何保權益?. 文章日期:2020年03月22日. Share. 蒙兆達(職工盟總幹事)(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疫症令百業蕭條,為削減經營開支,各行各業老闆奇謀盡出,最「方便」的莫過於向員工埋手。. 打工仔面對老闆提出無薪假、八折 ...

  2. 2021年10月24日 · 我還記得第一日返職工盟培訓中心工作,在太和站看到一個手很細的月台助理,手握一支孖連杆的9/12 卡提示站牌,就深刻記住了這奇怪工具,心想為何這種每天使用的工具,會這樣粗疏,不把設計完善,用很蠢的方法把孖杆結在一起,不方便握 ...

  3. 2022年9月25日 · 明報專訊上周Mil Mill不獲科技園續約新聞一出記者前往元朗工業邨工廠訪問創辦人之一葉文琪他的電話響個不停都是傳媒找他回應政府與科技園的回應當晚Mil Mill接近凌晨還在社交平台出帖應對科技園最新聲明一張煮生菜醫肚照片獲逾1.5萬like支持這也側面展現這個品牌塑造的成功於是記者問的不是香港環保有幾難做而是詢問Mil Mill成立近3年的生意經。 葉文琪不時提及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原來亦是全球近年熱論的關鍵詞,專研廢物管理的浸大教授黃煥忠就指出:「你記住,我們的廢物要在香港做處理,所以香港政府唔會走得甩。

  4. 2021年10月3日 · 打倒那個「黃色工會」. 文章日期:2021年10月03日. Share. 【明報專訊香港近期出現解散潮」,民陣教協支聯會這些在香港人政治生命中打上深深烙印的團體相繼解散而經歷30載浮沉的職工盟大概也難逃此命。. 坊間有評論指職工盟解散後工聯會 ...

    • 「區議員角色像中介者」
    • 派物意義在於接觸街坊
    • 走出「蛇齋餅糉」框框 社區資源再分配
    • 派物資 街坊主動付錢
    • 連結資源、地方及人
    • 如何把政府資源用得更好?
    • 按街坊需要派物資
    • 倡設灣仔墟市 向深水埗取經

    不少區議員今年接收煤氣公司送來的愛心糉,卻說「中伏」,因為一看袋邊所印的製作公司,是被標籤為「藍店」的富臨集團。在灣仔愛群區議員羅偉珊的辦事處打開雪櫃,取出「煤氣糉」看看,是傳說中另一批糉,並非富臨製作。對於派糉,她這樣看待:「我們是歡迎的,因為始終是免費資源,透過我們作為渠道轉予街坊。街坊還是會有少少這樣的期望,耐不耐有些着數,或給他們小禮物,但我的想法是,不應由我去生產很多禮物,主要是好心人捐出,我就將它轉發出去,像一個中介者的角色。」是日父親節,她決定不擺街站派禮物,「想慢慢戒甩人們一些貪念」。 跑馬地區議員張嘉莉收到的可就是富臨糉,共三百隻,她把其中一百隻送到當區老人院,餘下的給街坊認領,六月十九日周五訪問當天只餘約十隻,「看當區有沒有人有需要,有供應便無所謂,可以派」,「但在這件事...

    羅偉珊和司徒博文都提到,派東西的意義在於接觸街坊的機會,羅偉珊說:「這些禮物是一個工具、藉口去接觸人,如何用、買賣都好,都是跟人溝通的橋樑,我很珍惜那個機會,有時是像煤氣公司是送,有時是我去生產,有時是跟別人合作,然後工具的設計會影響我跟那個人的關係和經驗。」

    在派糉以外,羅偉珊、張嘉莉和司徒博文都在摸索另類的「蛇齋餅糉」:在區議員派給街坊的單向做法之外,試行一個循環,物資由社區而來,送回社區裏去,在送與收之間將資源再分配。 這天,在羅偉珊(Susi)的辦事處,記者遇上身水身汗送來一瓶瓶親釀梅酒的鄰區街坊華姐,同是灣仔區,她住春園街那邊,不屬Susi的選區範圍,不過Susi見朋友代華姐出的梅酒「清倉」post,便傳消息到街坊group來個團購。華姐開心介紹梅酒的包裝,繩是力氣大的丈夫綑的,包着瓶蓋的布上「阿華」兩字由女兒製作圖章蓋上,Susi說:「在這個時代,大家已有一種不同的生活形態,在動盪社會裏,以前的形態需要有轉變,這個轉變可能是透過人們落手落腳去生產一些東西,也是一份自主,買梅酒好容易,但我拿着這個酒,會有個情感,是灣仔街坊做的,想像到她買...

    逢星期二、四,辦事處會開放「社區物資轉贈站」,現在主要是街坊捐贈的口罩、搓手液等防疫物品,「有需要就可免費攞,我們早前也有訂一批應急口罩,以成本價賣給街坊,有白領放工後來買幾十個給家人,覺得唔好意思攞你咁多免費嘢,也會主動說我可以買,甚至之前試過派漂白水,也有人問邊度畀錢?灣仔區很多人教育水平較高,亦幾有公民意識,他們會有這樣的心意」。

    張嘉莉(Clara)在跑馬地亦曾舉辦自製布口罩工作坊,「最初有街坊擅長針黹、家政,款式也是她參考網上樣式再自己研發的」。Clara與Susi談過社區生產的概念,Susi在訪問中說,在「蛇齋餅糉」以外,「我想派的是經驗」。她提到深水埗藝文空間合舍曾推動「修物生活」,找來修鞋、修相機等專家駐場傳授經驗,她相信灣仔亦卧虎藏龍,可探索舉辦類似活動的可能,「如逢星期日有一個修理電器的工作坊,這些要長時間去搭通天地線去做。街坊的電器壞了,可否拿落來整?會否有這些知識技巧分享?如學校禮堂可不可以騰空一些時段來做社區修補?」此時華姐建議:「灣仔學校咪得囉﹗」Susi認同:「灣仔學校又是丟空了十幾年,好陰公,浪費了地方,我覺得區議員角色是連結這些資源、地方、人的思考。」 「有次做街站,一名年輕女士經過,她說其...

    派什麼、如何派,區議員都因應自己的理念調整做法,如Susi就曾將新舊利市封放在一起供街坊自取,滲入環保理念,「我們也在試社區反應,有些人會說要新的,或發現是舊就放低,但起碼有機會接觸我們的想法」。她亦在灣仔區議會提議一些改變,「區議會年年都派揮春、利市封,我會積極去想如何用政府資源做好紀念品,如年曆上可否有灣仔特色建築,或灣仔的文化故事、植物?多一層知識或美學欣賞,那筆十幾萬的錢會用得更抵」。她得知以往做法是由製作公司價低者得,「社區建設及房屋事務委員會」在2019/2020年度亦預留十五萬作「賀年印刷品」之用,她建議不特設這項,最後融入委員會的活動撥款,也問過民政事務署意見,能否改動沿用製作形式,「初步感覺(政府部門)open,下一步便提議實際如何執行」。 司徒博文在區內回收紙包飲品盒,推...

    他的社區人口比較多元,「未來會搞收集廚餘,如咖啡渣、洗乾淨的蛋殼,我這區好過癮,有寮屋戶、村屋,還有農場,卻又有中產,中產飲咖啡,可把咖啡渣拿給農場,社區關係又更緊密」。他派物資視乎街坊需要,曾向寮屋戶派防疫包,那位退休英文教師亦有同行,「那是他住這裏那麼久,第一次入寮屋區,不知這區有很多居住環境較差的人,他的感慨很多」。他說mix and match是區議員的角色,「看有什麼資源多出來,有什麼人需要,就放番落邊度」。他還辦過共享狗糧、回收教科書等活動,一步步從「派街坊」到建立區內互助圈,再連結政策層面。

    Clara則在準備一個動議,「在灣仔區議會其中一個委員會開設墟市工作小組,墟市是一個小型的社區經濟平台,支持社區生產的過程」。而十八區之中,深水埗可謂搞墟市的先行者,Clara亦打算向該區請教經驗。 我們訪問深水埗區議會主席楊彧,他坦言「說願景當然美好的,不過去到現實每一步也有很多障礙,落實時不是那麼容易。」,場地上,「有地政署、康文署的地方、學校、屋村,不同地方要與不同部門打交道,或來來回回接招,康文署場地如球場會容易些,電又易攞,地方夠大,消防問題亦容易處理,但位置不是很旺;而如果是地政地方,某個大空地或很闊的行人路,會有很多消防要求」。另外居民賣手作產品,以他當區經驗,反應未必很好,「居民自己生產自己賣,發展本土經濟是美好,問題是大家沒有工廠,可生產什麼?基層市民最容易生產食物,但涉及...

  5. 2021年9月26日 · 我地想:城市的「幕後製作人員」:由一條鐵看香港的工業政策與規劃. 【明報專訊】考考你識唔識呢條鐵:以下金屬製品大家或許未見過,但對城市運作不可或缺,猜猜是什麼?. (見圖1、圖2、圖3)(答案在本版文尾). 說到工業,通常會想到高科技製造業 ...

  6. 2023年7月9日 · 神父胡頌恆(Father John Wotherspoon)跟一班教友創立的慈善團體「慈悲香港」,預計9月開辦社區飯堂,帶頭聘請更生人士之餘,同時繼續向有需要人士派飯,在無常之中添上溫暖。. 背景. 項目:社區飯堂(慈悲香港餐室). 目的:帶頭聘請更生人士,向有需要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