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31日 · 應該及早準備. 因此有不少的年輕父母都會及早為子女投保,避免子女在長大或做檢查後,而日後被拒保。 現時市面上有部分保險公司的危疾產品,會視SEN為早期危疾,可以20%的危疾賠償。 最後,由於每公司在核保的過徨中,對於SEN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投保的話,可以以「pre-underwriting」 (預先核保) 方式提出,為自己的子女選舉合適的保險。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加息預期非重點 留意業績基本面. 溫股知新. 【溫股知新】加息預期非重點 留意業績基本面.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2. 2022年8月24日 · 呢幾個細節你一定要知 一文了解受益人、保單持有人、受保人. 理財智慧. 發布時間: 2022/08/24 22:19. 分享: 在上星期網上流傳一張某香港保險公司的內部培訓的圖片應該是一個case sharing的環節有一個保險經紀協助客人為六位家人購買人壽保險即如果自己不幸離世後六位家人均可以獲得一筆過的人壽賠償「六位家人」中,除了為太太和子女投保外,甚至為情婦和私生子投保。 照片被上傳到網上後,引起不少網民的討論,本文便會與讀者了解投保人、受保人和受益人之間的關係。 同場加映:【青姐話】搞搞震冇幫襯 低成交好冇癮. 青姐話. 【青姐話】搞搞震冇幫襯 低成交好冇癮. 事件後續.

  3. 2020年4月19日 · 我的準客戶Peggy的BB剛出世便想到替他買保險當我跟她談好BB的保障後筆者提醒她其實BB出世後最需要保險的可能不是BB而是作為父母的他們。 「我們是大人,身體相對壯碩,BB患病的機會比我們高呢!」Peggy似乎不明白筆者的意思。

  4. 2023年4月3日 · 我所指的『可保利益』,就是受保人跟持有人之間,任何一方患病、受傷或死亡,對另一方會構成財務上損失的,兩者就有『可保利益』。 蘇:「嗯,明白了,丈夫跟太太肯定有『可保利益』,父母跟子女也一定有,對嗎? 森:「蘇哥,你果然話頭醒尾。 完全正確。 其實,所有直系親屬都會有『可保利益』! 」一聽到筆者這樣說,阿蘇馬上有疑問。 蘇:「咦! 森哥,阿爺阿嫲跟孫子孫女、兄弟姐妹之間,又或者未婚夫婦又算如何,他們有『可保利益』嗎? 森:「阿蘇,你的問題真刁鑽! 哈哈,除了父母子女及配偶之外,其他關係是否有『可保利益』,每間保險公司在政策上可能有少許差異,你要具體再問了。 」這時,阿蘇又好像想起甚麼似的。 【物管股】 去年少賺近52% 連特別息派0.3721元 碧桂園服務午後一度升逾8%【 見下頁 】

  5. 2021年11月24日 · 在投保的時候,要留意子女18、19歲時的回報,因為這個是他們到海外升大學的年齡。 同時儲蓄保險計劃分為保證與非保證的回報投保人要先參考保證的回報其次才考慮非保證回報。 因為保證回報是保險公司100%承諾的預期回報,但非保證回報會受到其他不同的因素影響。 如果讀者想了解保險公司過往的儲蓄產品非保險回報,可以在網上搜尋紅利實現率,列出了非保證回報的實現情況。 投保人要量力而為. 正如之前介紹的不同儲蓄方法,由於讀者也要預留部分收入應付日常開支,因此建議教育基金預算最多只佔家庭總收入的10-15%。

  6. 2020年10月1日 · 作為香港保險業的監管機構,保監局就涉及其職能的事宜及施行《保險業條例》條文公布一系列指引,以利便業界遵守及符合相關規管要求,包括提供建議及銷售慣例、索償等多個方面。 假如投保人認為保險代理以失實或誤導性陳述誘導購買保險,投保人是有權取消保單及追回已付的保費,因為保險法的基本原則指出立約雙方在交易過程中均須絕對真誠地處理所有與保險交易有關的事項。 根據《承保商專業守則》,保險公司亦需對其受僱代理於履行職務期間的行為負責,不能推卸或減輕有關責任。 投訴及向保險中介人索償. 如果投保人對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感到不滿,第一步應先向保險公司投訴有關保險代理。 根據《承保商專業守則》,保險公司應建立內部機制處理對其保險代理的投訴。

  7. 2020年5月1日 · 「只要是一些可康復的病就可上訴,但一般都要一年後才可上訴。 「即是有些也不可上訴? 」「是的例如一些退化性的病保險公司就未必接受因為從保險的角度一旦出現該病症是不可以逆轉的只會慢慢惡化例如椎間盤突出等等。 「腎石是可以康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