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公共邨(音:cūn,亦作“村”,“邨”乃“村”的异体字),简称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惟以前者占大多数,本文亦针对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其前身兴建的公屋。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万人居于房委会的67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

  2. 简约公屋,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住房计划。利用短期内未落实长远发展计划的特区政府及私人土地,采用简约设计和智能化的组装合成建筑法快速兴建而成。首批“简约公屋”包括4个项目,分别位于元朗攸壆路、屯门第3A区、牛头角彩兴路及启德世运道,合共提供约1.7万个单位,均已全面开展 ...

  3. 李郑邨是中国香港的一个公共邨,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区长沙湾北面,与苏邨为邻,与白田邨及石硖尾邨隔山(笔架山山脚)相望,是香港其中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共邨,于1980年代全面重建,新建楼宇于1984年入伙,其后于2002年于租者置其计划第5期把邨内部份单位出售予租户,现由业主立案法 ...

  4. 邨前身是一个很大的 木屋 区,其后政府清拆木屋区并兴建苏邨,该邨的兴建工程分数期落成,全部建筑于于 1960年 至 1963年 间建成,共有16幢楼宇,共占地 7.8 公顷。 当中“枫林楼”、“丁香楼”、“金松楼”、“绿柳楼”及“樱桃楼”更是香港首批“Y”型设计的公屋大厦。

  5. 健康村是中国香港一个公共邨,位于香港岛北角,于1965年至1997年先后落成,由香港房屋协会物业管理。2嘉亨湾↔ 中环(港澳码头)2A耀东邨↔湾仔码头18 北角(健康中街)↔坚尼地城(卑路乍湾)每晚2000后西行服务改由18P线提供 18P北角码头↔ 坚尼地城(卑路乍湾)每晚2000后改由北角(健康中 ...

  6. 香港 人口稠密,为数不少的老弱贫苦人聚居在人口密度极大的旧楼床位,各以铁丝网围住,密密麻麻地困在俗称“笼”之内。 寸金寸土的香港地,贫民想找一处稳当的安身之所,实在困难重重。购买商品房,动辄千万的房价普通人耗尽毕生积蓄尚难以奢望;轮候公屋,严格的打分制度和漫长的轮 ...

  7. 租者置其计划,简称租置计划,是香港房屋委员会于1998年为满足公屋居民置业需求而推出,让租户以合理价钱购买现时居住的单位,而租者置其计划中出售的邨全部都是于1980年代中后期至1992年或之前(翠屏(北)邨翠樟楼除外)落成的邨。租置计划并非以邨划分,而是以楼宇类型划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