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培僑中學 (英語: Pui Kiu Middle School ,簡寫PKMS,簡稱培僑),是 香港 的一所 直資中學 ,位於 香港 北角 寶馬山 天后廟道 190號,於1946年由 東南亞 華僑 出資創辦。 培僑中學的創校宗旨為培養華僑子弟。 1949年, 中國國民黨 於 國共內戰 失利而退守 台灣 ,大陸政權易主,培僑中學因承認 中共政權 ,長期受 香港親國民黨勢力 敵視,亦因學校一直貫守的左傾立場,被 港英政府 針對,培僑中學因而被視為香港「左派學校」之一。 [2] [3] 1958年,培僑校長杜伯奎因從事中共間諜活動,被港英當局遞解出境。 以 香港回歸 為契機,培僑中學為了修復 國共鬥爭 的歷史傷痕作出多番嘗試。

  2. 培僑中學 (英語: Pui Kiu Middle School ,簡寫PKMS,簡稱培僑),是 香港 的一所 直資中學 ,位於 香港 北角 寶馬山 天后廟道 190號,於1946年由 東南亞 華僑 出資創辦。 培僑中學的創校宗旨為培養華僑子弟。 1949年, 中國國民黨 於 國共內戰 失利而退守 台灣 ,大陸政權易主,培僑中學因承認 中共政權 ,長期受 香港親國民黨勢力 敵視,亦因學校一直貫守的左傾立場,被 港英政府 針對,培僑中學因而被視為香港「左派學校」之一。 [2] [3] 1958年,培僑校長杜伯奎因從事中共間諜活動,被港英當局遞解出境。 以 香港回歸 為契機,培僑中學為了修復 國共鬥爭 的歷史傷痕作出多番嘗試。

  3. 坐标 :22.287829°N 114.204719°E. 培侨中学 (英语: Pui Kiu Middle School ,简写PKMS,简称培侨),是 香港 的一所 直资中学 ,位于 香港 北角 宝马山 天后庙道 190号,于1946年由 东南亚 华侨 出资创办。. 培侨中学的创校宗旨为培养华侨子弟。. 1949年, 中国国民党 于 ...

  4. 最初期的直資計劃由1991年9月起在中學推行成功加入的學校可以收取學費並同時獲得納稅人對每名學生的資助限制是學費不能多於資助額的三分之二否則不會獲得資助。 當時只有五所「愛國學校」、五所國際學校,以及 恆生商學院 提交申請。 恆生商學院及另外一所國際學校並未獲教育署批准加入 [2] 。 由於初期計劃未能吸引 資助學校 參加,教育署多次修改直資計劃的條款。 至1998年,《 中學教學語言指引 》硬性規定學生英語能力未能達標的學校,不能繼續以英語授課;直資計劃則作出特別優待,直資學校可以自由選擇教學語言而無須向當局證明語言能力,同時容許直資學校加入 統一派位 機制。 不過,儘管政府推出各項優待措施,依然沒有受資助學校的青睞。

  5. 培僑書院 (英語: Pui Kiu College ),是 香港 的一所 一條龍 直資學校 ,位於 新界 沙田 大圍 新村路 1號,於2005年創校。 該校除了提供本地 中學文憑試 (DSE)課程,又提供 國際課程 (IFY)或 英國高級程度會考 課程。 在2022年初,該校辦學團體—培僑教育機構,聯同另外五個左派辦學團體( 香島教育機構 、 漢華教育機構 、 香港福建商會教育基金 、 香港勞校教育機構 、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組成「香港華夏教育機構」,致力於加強辦學團體、學校之間的聯繫,共同關注和促進香港教育的發展。 歷任校長. 1. 羅慶琮(2005-2010) 2. 溫霈國(2010-2015) 3. 吳育智(2015年至今) 學校設施. 飯堂:於2005年落成,承辦商為:

  6. 本列表列出香港所有辦學中的包括官立資助直接資助計劃和私立中學以及英基學校協會旗下的中學和其他國際學校以按照香港行政區劃劃分排列同一學區的學校以創校年份排列

  7. 培僑書院 (英語: Pui Kiu College ),是 香港 的一所 一條龍 直資學校 ,位於 新界 沙田 大圍 新村路 1號,於2005年創校。 該校除了提供本地 中學文憑試 (DSE)課程,又提供 國際課程 (IFY)或 英國高級程度會考 課程。 在2022年初,該校辦學團體—培僑教育機構,聯同另外五個左派辦學團體( 香島教育機構 、 漢華教育機構 、 香港福建商會教育基金 、 香港勞校教育機構 、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組成「香港華夏教育機構」,致力於加強辦學團體、學校之間的聯繫,共同關注和促進香港教育的發展。 歷任校長 [ 編輯] 1. 羅慶琮(2005-2010) 2. 溫霈國(2010-2015) 3. 吳育智(2015年至今) 學校設施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