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苏浙小学(Kiangsu & Chekiang School)是中国香港的一所小学。. 位于中国香港东区,北角。. 为香港苏浙沪同乡会创办,创校起即以全普通话授课,几十年来是香港绝无仅有的一所。. 苏浙小学(Kiangsu & Chekiang School)是中国香港的一所小学。. 位于中国香港东区,北角。.

  2. 沙田苏公学位于中国香港 沙田 禾輋村,于1978年由 香港苏浙同乡会 创立,是该会在香港所创四校之一。. 自1982年起为政府津贴中学,并于1997年经政府核准,成为以 英语 作为媒介 ( EMI )的中学。. 中文名. 沙田苏浙公学. 外文名. Kiangsu-Chekiang College (Shatin) 简 称 ...

    • 概览
    • 学校历史
    • 学校文化

    香港津贴小学

    北角循道学校(CHINESE METHODIST SCHOOL (NORTH POINT))位于中国香港北角百福道15号,由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于1964年创办,是一所全日制津贴小学 。

    1960年11月20日,香港循道公会在收割节周年感恩主日,正式公布开始筹建北角循道学校及北角堂。1962年5月26日(礼拜六)下午3时,在北角健康东街转上的小山岗上为新校新堂举行动土典礼,典礼由黄仲凯牧师任主席,张吉盛先生主持动土仪式。

    1964年7月12日(主日)下午3时举行奠基典礼,英国循道公会差会远东区总干事潘烈牧师安放基石,由教区主席黄作牧师主持。由于建筑工程阻碍,北角循道学校虽已招生,但未能依期于9月初开学,几经努力,克服困难,在建筑公司合作下,校舍尚未全部完成,郤蒙政府当局特准先启用大部份课室开课。于是,1964年10月1日(礼拜四)举行开学礼,由校长李黄冰斯女士主持,校监黄作牧师致训,开课时共设18班,学生810余人。

    办学宗旨

    本基督精神,发展全人教育;借宣讲福音,培育丰盛生命。使学生于灵、德、智、体、群、美六育并进,迈向基督化人格,从而服务人群,建设社会。

    校徽释义

    校色红蓝、红色象徵热诚,蓝色象征信实。 “循道”二字,是校训“遵循主道”之简写,同时表示该校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所设立和办理。 正中白色十字,象徵耶稣基督,表示人生要以基督为中心。 四个红蓝色相间之方格,代表德、智、体、群四育之均衡发展。 厚书是圣经,该校注重基督教宗教教育,生活以圣经为基础。 圣经上另一本大书是代表广博的学问。 燃点的古灯,象征为基督发光,照亮周围,服务社会。

  3. 葵涌苏浙公学 (英文名称:Kiangsu-Chekiang College (Kwai Chung),简称:KCCKC)位于 新界 葵涌 ,于1982年9月20日由 香港苏浙同乡会 创立,现任校长为先生。. 校训为“整齐严肃”,并设有家长教师会。.

  4. 公学的主体是学生队,主要招收社会青年,设军事、政治、文化三个系。共编八个中队,其中一个是女生队。公学学生毕业后,由公学按学习成绩分配到各军政机关工作。1945年10月,苏军区奉命北撤,苏公学宣告结束。 [1]

  5. 简介. 播报. 编辑. 苏同乡会从1953年起在当地相继举办苏浙小学苏浙公学等4所中小学,并设立贷款助学金,帮助成绩优良的贫寒子弟,最多时的在校学生达1万多人。 同时还办有屯门安老院、荃湾良友安老院、罗湖沙岭苏浙公墓、台北花园公墓和苏浙慈德医疗中心等多项公益福利项目。 发展. 播报. 编辑. 1939年,旅居 香港 的一批江苏、 浙江 、 上海 工商界人士筹组成立了旅港苏浙沪商人协会,1941年日本侵略军侵占香港后宣告结束。 1942年,旅港苏浙沪各界人士再次成立苏浙同乡遣送归乡委员会,并于1943年易名为苏浙旅港同乡会 (KIANGSUANDCHEKIANGRESIDENTS〖H.K〗ASSN)。

  6. 苏教版是指由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系列中小学教材,简称苏教版教材。 广义上的苏教版教材不仅包括了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还有译林出版社(译林版主要出版英语教材), 江苏科技出版社 (苏科版主要出版部分初中数学物理教材),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苏少版主要出版音乐美术类教材),以及江苏人民出版社(苏人版主要出版政治教材)等教材。 此外,江苏省组建了“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因此在部分场合使用了“凤凰版教材”或类似称呼。 苏教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 定 义. 由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教材. 封面设计. 张志公. 主 编. 张庆、朱家珑. 目录. 1 应用范围. 2 责任编辑. 3 新版教材. 语文. 数学. 英语. 读本. 应用范围. 播报. 编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