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5月24日 · Sri Sri Yoga是印度啟明上師古儒吉大師傳承古印度的瑜珈智慧發展而成。 這套獨特的瑜珈系統,有別於其他身體瑜珈的特殊體位法,Sri Sri意指「內外在都達到完美的聖者」,是一般人對古儒吉大師的尊稱,本瑜珈即因他而定名為Sri Sri Yoga(詩麗‧詩麗‧完美瑜珈)。 課程精華: 簡單、有趣、深入的瑜珈智慧與技術,順應各種身體狀態,自然開展,令人喜愛。 不只是一種肢體的操練或運動,它著重瑜珈內涵的訓練勝於姿勢的完美。 兼具力道與溫和的體位訓練法,著重呼吸及身心覺知的開展,達到深層的放鬆、活化。 帶來健康與活力,感受內在的喜悅和生命(身、心、靈)的完整。 課程時間與地點. 【師資簡介:來自印度靜心所優雅、睿智又風趣的 Kashiji 】

  2. 2018年6月25日 · 印度教徒占 15%,有 10 億; 佛教徒 7%,有 5 億; 傳統宗教與民俗信仰 4 億; 其他宗教(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道教、猶太教等)有 6 千萬; 無宗教者共 10 億人,其中有 62% 住在中國。

  3. 我常對你們講,達摩祖師到中國時,那真是啊! 很不容易教化中國人。 菩提達摩,「菩提」是覺,「達摩」是法。 他是印度第二十八代祖師,可是他為什麼不在那兒做祖師,而跑到中國來? 因為以前佛陀曾經說過,到第二十八代的時候,大乘佛法應該傳到震旦,震旦就是中國。 所以達摩祖師就由印度坐船到中國來了。 當時中國的佛法似有似無,好像有佛法,又好像沒有佛法。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當時雖有佛法,但只是在那兒做表面工作,誦經呀、研究經典呀、講經呀,甚至於連拜懺都沒有;當時一般的學者就這麼拿著佛法當學問來討論研究。 但 是經典所說的道理是應該修行的,可是沒什麼人修行。 為什麼沒有人修行? 就因為都怕苦;沒有什麼人真正打坐。

  4. 梵語 उप ध य य (upādhyāya),音譯鄔波馱耶,略作親,舊譯和尚、和上。即親從受教之師。通常指:一、授戒時之師,亦稱戒和上。二、在印度指一般師父而言。參照《佛光大辭典》。 軌範師

  5. 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印度校長談教育 教孩子我做得到」. 印度河濱小學創辦人及校長Kiran Bir Sethi (吉蘭‧貝兒‧瑟西)10年前創辦河濱小學,採取新的教學方式,學生上課要多面向參與,學習如何思考、解決事情,而非背誦課本的死知識,她昨天到政大演講 ...

  6. 2021年11月29日 · 今初. 阿底峽尊者對佛教所作的貢獻有二 : 一、於印度所作的佛法事業。 二、於西藏所作的佛法事業。 首先針對於印度的貢獻,如下 : 於勝金剛座大菩提寺,曾經三次以法戰敗外道惡論,住持佛教。 即於自部,上下聖教,所有未達、邪解、疑惑,諸惡垢穢,亦善除遣,而弘聖教。 故一切部不分黨類奉為頂嚴。 如《讚》中云︰「於大菩提寺,一切集會中,自部及他部,諸惡宗敵者,以獅吼聲語,一切腦漿崩。 」又云:「能飛聚落中,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出家不滿百。 四本部全住,尊部無慠舉,摩羯陀境內,一切寺無餘成大師四眾,一切頂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頂中時,一切皆受教。 在聖金剛座大菩提寺中,曾經三次辯論中,以正法擊敗外道的邪說而住持了佛教。

  7. 四禪八定以色界的四禪為根本而色界四禪中的第四禪為根本中之根本最為重要證悟解脫神通皆有四禪而發佛涅槃時也由四禪入所以不管大乘小乘顯教密教都講九次第定從歷史上說佛教禪定傳承了古印度傳統禪定說法從佛法上說四禪八定也是佛教禪定的基本法系。 關於初禪:http://mypaper.pchome.com.tw/zou0621/post/1377267518. ~∴~∴~∴~∴~∴~∴~∴~∴~∴~∴~∴~∴~∴~∴~ 二禪. 當一個人進入初禪後,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覺、觀的心念很粗,所謂“覺”就是對境物的感受;“觀”就是起種種的思想。 比如說你感覺到身體上有發生變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 麼,這就是覺、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