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Combustible ice)、“固体瓦斯”和“气冰”。

  2. 甲烷氣水包合物 (Methane clathrate),也稱作 甲烷水合物 、 甲烷冰 、 天然气水合物 或 可燃冰 [1] ,為固体形态的水於 晶格 ( 水合物 )中包含大量的 甲烷 。 最初人們認為只有在 太陽系 外圍那些低溫、常出現冰的區域才可能出現,但後來發現在 地球 上許多 海洋 洋底的沉積物底下,甚至地球 大陆 上也有可燃冰的存在,其蕴藏量也较为丰富。 甲烷氣水包合物作为石油、天然氣的新时代替代能源而备受期待。 甲烷氣水包合物存在於低溫高壓的環境,在海洋淺水生態圈中是常見的成分,他們通常出現在深層的沉澱物結構中,或是在海床處露出。 甲烷氣水包合物據推測是因 地理斷層 深處的氣體遷移,以及沉澱、結晶等作用,於上昇的氣體流與海洋深處的冷水接觸所形成。

  3. 2018年12月10日 · 可燃冰: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能源. 在日本周邊的海底之下,埋藏著甲烷儲層。. 在那裏,甲烷被困在冰晶體結構的水分子中。. 在有些地方,覆蓋在 ...

  4. 2023年10月13日 ·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介绍,可燃冰,是一种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结晶物质,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为气体后,甲烷含量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达99.9%。 可燃冰外貌极像冰雪,遇火可以燃烧,又称“气冰”、“固体瓦斯”等。 自然界中多呈块状、层状、透镜状、结核状、脉状、浸染状、分散状等形态。 2007年起,在我国海域陆续发现了多种形态的可燃冰,2009年我国祁连山冻土区发现的可燃冰则以裂隙充填型为主。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烃类气体,这些烃类气体有的来自于微生物的分解,也有一些来自于深部油气田的热降解,当然也有两者混合形成的。 因此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微生物气型、热解气型、混合气型。 在海域发现的可燃冰绝大多数为微生物气型,我国南海北部海域发现的主要属于这种类型。

  5. 2017年5月27日 ·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结晶物质,分解为气体后,甲烷含量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达99.9%。 可燃冰外貌极像冰雪,遇火可以燃烧,又称“气冰”、“固体瓦斯”等。 自然界中多呈块状、层状、透镜状、结核状、脉状、浸染状、分散状等形态。 2007年起,在我国海域陆续发现了多种形态的可燃冰,2009年我国祁连山冻土区发现的可燃冰则以裂隙充填型为主(图1)。 图1 我国可燃冰产状特征. 二、可燃冰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可燃冰主要有三种结构类型。 I型由甲烷、乙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较小直径的气体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Ⅱ型由甲烷、乙烷等小分子,丙烷及异丁烷等较大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H型由气体组分中有异戊烷等较大气体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图2)。

  6. 2018年12月10日 ·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能源. 在日本周边的海底之下,埋藏着甲烷储层。. 在那里,甲烷被困在冰晶体结构的水分子中。. 在有些地方,覆盖在 ...

  7.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是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 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 其資源密度高,全球分布廣泛,具有極高的資源價值,因而成為油氣工業界長期研究熱點。 自上世紀60年代起,以美國、日本、德國、我國、韓國、印度為代表的一些國家都制訂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研究計畫。 迄今,人們已在近海海域與凍土區發現水合物礦點超過230處,湧現出一大批天然氣水合物熱點研究區。 歷史沿革. 1810年,首次在實驗室發現天然氣水合物。 1934年,前蘇聯在被堵塞的天然氣輸氣管道里發現了天然氣水合物。 由於水合物的形成,輸氣管道被堵塞。 這一發現引起前蘇聯人對天然氣水合物的重視。

  8. 2024年1月31日 · 海洋所揭示可燃冰是深海冷泉生态系统稳定的“电容器”. 近日, 《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鑫团队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 该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实验室,通过长期的 ...

  9. 天然氣水合物可以直接點火燃燒,形成冰火共存燃燒的情形,因此也被稱為可燃冰。 水合物的發現最早是緣於傳統油氣開採時,由於降壓膨脹導致管線中的氣體與水處於低溫但相對高壓的狀態,生成水合物並堵塞產管線,為了抑制水合物生成,可以在管線中加入 ...

  10. 2017年5月19日 · 可燃冰试采成功,对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意味着什么?.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采“冰”——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 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是“中国理论”“中国技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